第八百三十九章:登基前夜(第2/5页)

以后大明的兵,将会通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用来确保大明兵力的精良。

面对武将的欢欣鼓舞,文臣们这边就有些不愿意了。

“你说说,哪能是这样安排呢,难道陛下也不能说上两句吗。”

“历朝历代,哪个皇帝登基之际,会如此大费周章的安排将士演练,如今我大明富庶,但这也不能是这样,治理天下,靠的是文人,而不是那些武夫。”

“诸位,我看是得上奏一番,劝谏太孙不可如此重视军部,我大明泱泱礼仪之邦,如今是万国来拜,当是以礼仪为先,这番兵戈展现,岂非是失了颜面。”

礼部衙门里,一礼部官员慷慨陈词,语气激昂的讲述道。

他是个老资历了,也是个老学究,对于太孙的改革一直颇有微词,只是在朝廷上,爷孙俩气势太盛,唱反调的基本上坟头草都三尺高了,所以不敢言语什么。

也就只能是在衙门里的时候,才敢是这么说上几句。

对此,其他礼部官员早就见怪不怪了,没人回应,稍显几分冷场。

礼部尚书任亨泰只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便转而说道:“太孙殿下定下的乐曲,要气势磅礴,恢弘大气,如此才可不失我天朝威严,震慑四方蛮夷。”

“这次登基大典的安排,对于我等礼部来说,是个重要的差事,要严格按照太孙定下的章程形式办事。”

到了今日这般光景,哪怕是成立了内阁,政务皆有内阁大臣安排,可谁能忽视太孙的意思。

新政,那是太孙的新政,若谁真的觉得从此之后,皇帝什么事都不用管了,那才是蠢货。

只得看,想不想管。

……

正旦前夜,除夕。

乾清宫正殿好不热闹。

所有的皇子们,全部都聚集了一起。

包括朱允炆,朱允熥,还有其他的皇孙们,也都是出现了。

浩浩荡荡足有上百人。

虽然朱元璋有一百多个孙子,但现在很多皇子都还没成婚,暂且孙子也就几十人,因此这乾清宫正殿,还是装得下。

虽说有些拥挤,但也多了几分亲近和热闹。

朱元璋也没坐在龙椅上,而是在宴席的第一桌。

朱允炆和朱英,分别坐在朱元璋的旁边,其他的便是朱樉,朱棡,朱棣,朱橚。

至于其他的皇子,就是另外的餐桌了。

朱元璋本身就是农民出身,因此跟前面宋朝分餐制不同,家宴基本上都是合餐制,这样也显得更加融洽。

从位子可以看出,在朱元璋的心里,最疼的就是朱英跟朱允炆两个孙子了。

其次才是儿子们。

当然,这也是因为老大朱标薨逝。

“老二,老三,老四。”

朱元璋喊了一声,三人正襟危坐。

对于朱樉,朱棡,朱棣三人来说,父皇是个又爱又怕的角色,哪怕他们在沙场上杀人如麻,可面对父皇的时候,就像是个孩子一般,不敢有丝毫的忤逆。

那都是刻在骨子里的害怕,作为最早一批的儿子们,朱元璋是曾经亲自带过他们的,小时候不听话调皮,他们可没老大朱标的待遇。

打起来那是真打,自小对父皇就有童年阴影了。

朱元璋见到三子坐好,继续道:“明日,便是你们大侄子登基大典,等大典过后,就准备着去东胜神州了。”

“在这方面,对于大孙,你们要心存感激,而不是带有怨恨,自古皇家无情,能够做到这等程度,已然是算得上仁至义尽,当应该清楚。”

“不管怎么说,都是一家人,往后啊,去了那边,好好发展,壮大咱老朱家的血脉,若是遇到什么困难,咱想大孙也不会是袖手旁观。”

“终究是血浓于水。”

朱英闻言,当即表态道:“爷爷放心,孙儿自然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