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得无念,得无名(32)(第2/3页)

她无奈道:“之前大家不愿意把女儿送过去给太后养,无非是宫里面吃人,真心疼女儿的,哪里肯这么做?信了这种话的,太后也不愿意养。再者,先是太后不愿意养,所以才没有女儿家送进去。”

玉岫:“如今太后愿意了,先有了丹崖,后有了阿绾,都得了富贵。现在还要去五台山,陛下又如此重视——你觉得会没有人愿意把女儿送过去随侍?”

宋玥娘听着听着就也明白了,但还是有些不解,“既然这般好,那大嫂嫂上回跟公爹还发了火——”

她都听说了。

而且她带着孩子们回娘家,父母和大嫂嫂也没说什么呀,还都跟她一块骂公爹。

玉岫:“这能一样吗?上回是英国公其心不正想送人进宫谋事,满身上下都写着利欲熏心四个字,到时候他为祖父,只用孝道二字,让莹姐儿做什么她敢不做?”

宋玥娘迷迷糊糊的能明白一些,可又依旧懵懵懂懂。

宋老夫人和玉岫只好轮番上阵,把她说得晕晕乎乎回去,升哥儿和莹姐儿正在写字,见她这般好笑着过来问,“外祖母和大舅母如何说?”

宋玥娘:“说是好事。”

莹姐儿松口气,“我就说嘛!阿娘不用担心的。”

升哥儿眼巴巴,“阿娘,你跟大伯母说一说让我也跟着一起去吧?”

宋玥娘摇头,“不行,你大舅母说太后喜欢莹姐儿,但太后又不喜欢你,你跟着去做什么?还是读书吧,至少别丢你阿爹的脸。”

升哥儿悻悻离去。

宋玥娘顾不上他,还是问,“这真是好事吗?别是骗我的。若是骗我,我要闹翻天的!”

莹姐儿笑起来,“你自己的阿娘和嫂嫂,她们骗你做什么?”

宋玥娘这才心安一些。

也诚如宋老夫人所说,此次太后去五台山,算是几十年来第一次出京都,又是为百姓和祖宗基业祈福,皇帝还一脸恨不得把此事载入史书的模样,于是各家都盯着太后随侍的人。

这般情况下,皇帝还好几次对着心腹大臣湿了眼眶,饱含感情道:“朕知道,朕为母亲修建了寺庙,母亲也想为朕做些事情,这才要去五台山祈福。”

心腹大臣很是知晓皇帝的性子,立马接口道:“陛下此生最操心的是天下苍生,太后知晓您的心意,自然是要去祈福的。”

皇帝听得很舒坦,又开始说他跟太后的母子情深。

大臣们听多了,便更加想把孩子送到太后这里来。

皇帝很是高兴,道:“母亲这回选一个吧?两个三个也行。也不用母亲养,朕这回把她们的母亲都唤来陪着!”

太后:“……快停住吧!我哪里有那么多精力!”

皇帝:“让她们陪着说说话就行,也不用母亲费心的。”

太后:“我哪里有那么多话说!我跟阿绾每天已经有说不完的话了!”

皇帝落寞得很,“行吧。”

太后就拉着折绾的手道:“就咱们去,清清静静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人一多,反而麻烦。”

折绾笑着道:“莹姐儿也想跟着咱们一起去。"

太后就欢喜起来,“真的么?”

折绾点点头道:“真的,她还怕您不允。”

太后拍拍她的手,“我怎么会不允呢,我高兴来不及。”

她是真喜欢那个小姑娘的,“我为她准备些路上要用的东西吧?”

折绾:“我都准备了。”

太后:“那我给他她备一些首饰。”

姑娘家总是喜欢这些东西的。

折绾:“她是喜欢——美玉之类的她最喜欢。”

太后:“莹,美玉。那我就让人雕刻一个玉铃铛。”

一个月后,临行之前,折绾把素膳也拉了过来,太后笑着道:“好嘛,皇帝还怕我寂寞呢!”

如今人可多。

素膳诚惶诚恐的,“太后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