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2/3页)

她同世家女一般端正坐姿仪态,脸上带着温柔笑意,一点没将这些话放在心上。

系统催的频繁了,崔舒若只是平淡的说,“不必着急,我自有打算。”

【亲亲,您的身体会随着寿命渐少,重新开始疼痛,您的真的可以吗?】

崔舒若脸上的笑容依旧如故,波澜不惊,“我可以。”

连寿命只剩下两个时辰那最疼的时候都能忍下来,现在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察觉身体里的生气一点一点的消亡,从骨子里慢慢传出来的疼痛,这滋味,挺有意思的。

崔舒若笑得深了些。

窦夫人注意到,忍不住问她,“我儿怎如此高兴?”

“女儿只是想到还有几日就能到并州了,总听您提起平娘姐姐,还有家中的两位兄长,一时心喜。自己终于不再是飘零浮萍,能认您做阿娘,还有了这么多亲人。”

听到崔舒若这么说,窦夫人简直要心疼坏了。

她伸手爱怜的抚摸崔舒若的头顶,“好孩子,你的好日子在后头呢。这才哪到哪,就高兴了?”

旁边坐着的阿宝也挪动胖乎乎的小身体,靠近崔舒若,撒娇似的抱住崔舒若的手,“阿宝喜欢姐姐!”

看着崔舒若能和自己小霸王似的幼子相处得如此之好,窦夫人欣慰的笑了,愈发觉得自己认了崔舒若做女儿是对的。

而快到船边的时候,崔舒若也戴上长长的幕篱,被扶着下了马车。

他们被一大群仆妇婢女簇拥着,排场十分大。

刚从旁边的船上下来的一位郎君恰好望见崔舒若他们,他身边的随从顺口提了一句,“这是齐国公的家眷。”

谁料那位丰神俊朗的郎君只是瞧了一眼,便很快收回目光,大步离去。

方才说话的随从不解自家郎君方才的失神,还是另一人解释道:“那位戴幕篱的小娘子,身形有些似……”

他指了指崔家的旗帜,又用嘴弄了个六的口型。

虽没说出口,但叫人看懂了。

说话的随从连忙抽了自己一嘴巴,叫自己多嘴。

崔舒若很快和那位生的芝兰玉树的郎君相对而过,一个进了船,一个出了码头。

回到船上以后,齐国公府的船继续往并州行驶,后面一路上都很顺遂平稳,也许有过刺杀,但有漕帮的吴帮主保驾护航,都没掀起大风浪,崔舒若也就不曾听闻了。

就这么顺顺当当的快到并州,才又换了陆路,但早有并州的赵二郎君前来接人。

赵二郎君是齐国公存世的孩子里年纪最大的,长子早年在和匈奴对战时身亡,因而齐国公府的世子也落到了赵二郎君身上。

他五官端正,天庭饱满,国字脸,看起来就很稳当可靠,行事四四方方十分周全。

在窦夫人和他介绍了崔舒若是如何救下自己,最后又认崔舒若做女儿后,他先是谢了崔舒若的救母救弟之恩,又客气的称呼她为二妹妹。

说话做事滴水不漏,谢人家是真谢了,也挑剔不出毛病,可就是觉得疏远,隔了一层。

好在崔舒若也没放在心上,她也礼数周全的还礼,称呼赵二为哥哥。

认过人以后,就是往府里去,已经到了并州,那就是齐国公的地盘,还没有不长眼的能在并州刺杀他们一家,赵二郎君来接人也只是为了周全礼数孝道,顺带震慑一二宵小。

等好不容易马车停到齐国公府门口的时候,崔舒若才刚下马车,就看到一个明显是女子,但却穿着男子袍服的英姿飒爽的人策马而来。

她笑得爽朗,隔着老远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但她也生得很好看,天生丽质,男子的袍服也掩盖不了她的俏丽,反而有寻常女子没有的英气,二者浑然天成,叫人喜欢。

崔舒若看见四周的人,没谁露出防备之色,反倒是窦夫人跟齐国公都是满眼慈爱,就猜出了她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