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我有秋雯,何愁大事不成!(第2/5页)

这就是他把严秋雯叫到办公室来的主要目的。

每做一个重要的方案,都会让女军师加入探讨,严秋雯也经常能给他提供很多极具建设性的补充,这些点子都价值千金。

说话间苏泽林从抽屉中拿出一份文件,来到办公室的沙发坐下,放在茶几上,随后开始泡茶。

这种大型方案通常不是一时半会能聊完的,经常会持续一个小时以上,甚至几个小时,所以苏泽林习惯边喝茶边谈,没那么无聊,同时可以提神醒脑。

严秋雯坐在他的身边,目光落到方案的封皮上——《千县计划》。

直接明了。

目前国内总共有县城和县级市一千六百多个,除掉已经完全占领市场的江浙泸大区,剩下的一千多点。

最早做县城的数码巨头是蓝绿大厂,不过绿厂上年才刚成立,目前尚未成气候,暂时主攻MP3,到2008年才会推出第一款手机,而它一起来自步高的同门师弟蓝厂还要晚几年。

不过就是这两个后起之秀,却击垮了国内许多前辈,最后屹立于行业顶端,成为后世的两大领域巨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非常在意线下市场的布局。

其他手机厂商都被大米带偏了,一心想着在互联网上发展,只有蓝绿大厂默默耕耘线下,把如海的授权店开到县城和乡镇,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等互联网市场饱和,其他厂商再把目光瞄准线下的小地方,早被蓝绿大厂给全面抢占了。

另外一大巨头华维是什么时候才做县城的呢?

2016年!

每个县城都布局完,又是几年之后的事了。

这样的市场拓展速度,拿什么和人家蓝绿大厂竞争?

不过,苏泽林做城乡市场又比蓝绿大厂要早了几年,先机占尽,所以过得几年,就算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他也半点无惧。

蓝绿大厂的策略能成功,自己同样能成功,而且只会更成功!

翻开那份千县计划看了下,严秋雯就对苏泽林的想法略有了解。

县城的直营店或加盟店不需要太多,刚开始一到两家就可以了,规格也可以比地市的门店要保守一些,毕竟小地方,消费能力有限,不过必须开在人流量最高的地方。

新世纪走的是前世蓝绿大厂的路,但做的是精品,确保每家门店的产品齐全,服务一流,所以策略上会有所差别。

就像水果的直营店,甚至全国也就那么几家而已,在北上广深等一级城市才会考虑开设。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老百姓消费能力的提高,县城门店可以逐渐增加。

严秋雯翻看了会文件,便不住点头。

苏泽林做的方案,如果换成别人来看,几乎无可挑剔。

大局观强,前瞻性远,还有各种销售手段信手拈来,而且还特“细”。

何谓“细”呢?

就拿新世纪上年冲击全国市场来说吧,换成其他公司的运营,很可能会做出一个通用方案,然后发给各省市的市场负责人,说你们都按照这个东西来执行吧。

但苏泽林就不一样,他会先做出一个通用方案,然后根据不同的省份地区会略作整改,比如经济落后的省份和经济发达的省份,销售手段和推广策略会有所不同,还有诸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又得另作调整。

在方案确定之前,他还会鼓励区域负责人提出补充意见,毕竟区域负责人比自己更了解那个地方的情况和消费者心理。

如果苏泽林觉得有道理的建议,他就会采纳并且奖励区域负责人。

如此一来,区域负责人会更有认同感和参与感,而不是觉得自己像机器般听从指令,在该地区的市场推广过程中,他们也会很积极地进行反馈,和总部这边形成非常良好的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