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你的课很舒服(第2/2页)

分析完学生的学习心理、适应问题、厌学问题、青春期问题之后,元嘉又进入了下一个环节,那就是老师该如何与学生做到高效的沟通,以及如何安排设置学习计划来科学地提高成绩。

上次跟王主任沟通时也说过,盲目地、无差别地给学生压力,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会牺牲掉很多无法应对压力的学生。

沟通是一门艺术,嘴巴是用来说话的,但沟通得用心。

讲完沟通的基本法之后,元嘉也延伸了一个小话题。

“刚刚我跟赵老师聊天时也说到过一个问题,就是咱们当老师的意义在哪里,是咱们,过段时间我可能也会去当老师了。”

台下老师笑了笑,对这位‘同行’认同起来,便认真听着。

“意义是什么呢,是我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崇拜地看着我,还是我找一个坏学生谈话,他被我感动到发誓痛改前非,亦或是我努力研究教学,学生们个个成绩优异……是这些吗,我觉得不是的。”

“这些不是教育工作的全部,也不是幸福感的本源。”

借着赵诗茵的事例,台下老师对元嘉的这番话能够感同身受了,其实绝大部分的老师刚进入教育行业时想法都很单纯,教书育人、善良有责任心,像园丁、牺牲者、蜡烛等等书里比喻老师的话那样。

只是教育现状给他们狠狠地打了脸,工作开始变得枯燥,日子一天重复一天,初心不复,像是流水线一样,铁打的老师,流水的学生。

“我觉得当一个老师最重要的是智慧。”

“很多热情的老师会大包大揽学生的一切,哪怕对学生失望也依旧报以真心,但智慧不足的情况下,这些真心都是徒劳的,反倒会让你对老师的工作感到疲惫。”

这点也是击中了台下一些老师的心,神色都有些复杂,特别是赵诗茵,作为‘新老师’,她感触颇深,很多时候真心并没有用。

“持之以恒的学习和成长,以及在教育工作中的智慧,才是最重要的,也具有现实意义。”

言尽于此,元嘉进入下一个自由问答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