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用力点头(第2/3页)

一开始没怎么看好元嘉的老教师,也不由地按他的话思考了一番,元嘉看起来年纪不大,对问题却看得很是透彻。

散会之后,元嘉跟王主任到办公室签了个字,王主任亲自送他出来。

“元老师今天的课讲得很好,我们都感觉收获挺大的。”

王主任的表情也是有些无奈,想说什么的,欲言又止。

元嘉能猜到她想说什么,无非是学习压力自然要给,还是得看成绩说话,比起学校的业绩来,心理健康真的只是挂在口头上的东西而已。

他也知道,这次的心理培训更多的只是走个形式而已,教学过程必要的形式,甚至元嘉讲得很差都没关系。

关键是元嘉讲得挺好的,她也听进去了,所以王主任才会有这种纠结的神色。

元嘉笑了笑道:“只是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拙见而已,王主任您从事教育行业多年,自然比我更清楚在教育这行里,永远不可能有最优的方案,过去、现在、将来都不可能有,只有不断地实践尝试,再不断地改进,才是最合适的教学模式。”

王主任愣了愣,越加觉得元嘉仿佛能看透别人在想什么似的,他这番话也正好说在王主任的心坎上,既抬了她一手,又安抚了她不必为现在的教学模式而自责或者发愁什么。

教育和医疗永远是难题,任何从业者都得有心理准备。

“元老师真是会说话,你开车来了吗?我送你吧?”

“没事,王主任您先回去忙,有问题咱们随时联系。”

……

这会儿时间还早,元嘉没有回家,而是打了辆的士回到咨询室里。

无论是面对个案咨询,还是像这样的培训讲课,事后他都会做过程记录以及总结。

这是读书时就养成的习惯,一开始觉得很累很麻烦,但成为习惯之后,哪次不做一下记录和总结,就感觉这个过程白做了一样。

重新把过程复盘一遍,每个关键点都记录下,就自动地在脑海里深深印住了。

这两天也把论文整理好了,元嘉登录上心理学报的官网,把稿件投了出去。

整个投稿的周期很长,初审、外审、退修、编委会、发稿、组版,其中外审和退修可能会反复出现,顺利见刊起码也得四五个月时间。

投稿成功后,元嘉会收到一个稿件编号,可以通过编号来查询稿件进度。

第二篇论文稿子的话,元嘉打算写关于情绪载体的研究,这个课题内容很大,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可以单独出来做一篇论文。

比如‘画解情绪’‘音听情绪’‘触感情绪’等等。

语言就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情绪载体,因为前两天在直播里唱歌,给直播间观众造成了一定的‘治愈’效果,元嘉对情绪载体的研究还是很感兴趣的。

目前他用于心理治疗的手段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常见的咨询问答,另一种是催眠治疗。

咨询问答对于严重心理疾病的人来说,有些不痛不痒,除非是长期做陪伴型的咨询,不然见效有限,只能针对心理疾病发生的前中期。

催眠治疗就像是做手术一样了,通过植入不同心锚的方式,来去改变患者的潜意识思维。

倘若元嘉在情绪载体的研究上有所突破,那么他在治疗的时候就更多了一种手段,这种称之为‘药’。

比如一个长期抑郁的患者,他可以给她一个可爱的小兔子木雕,这个木雕里有‘开心’的情绪,就像开给她的‘药’一样,可以非常有效地缓解她的抑郁心情。

当然了,元嘉现在还没有办法做到给患者开‘药’,系统商城里的情绪读写器要卖十五万积分呢,得慢慢存才行。

元嘉收拾收拾东西准备下班了,明天周四,除了约了王雅琳做二次的放松性催眠治疗外,也没有其他预约了,他也需要好好准备一下考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