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怀仁(下)

这是一个世家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这是一个世家子弟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

上至皇帝李渊,纵横沙场不败的秦王李世民,虽然他们都对世家门阀心存忌惮,但他们也不得不依仗世家门阀来维系自己的地位。

朝中数的出来的名臣,天策府内受秦王倚重的幕僚大将,被东宫太子笼络的心腹,大大小小几乎全都是世家子弟,即使有号称寒门出身的……比如秦琼、程咬金之流,父祖辈也曾出仕,并不是真正的寒门。

但天下并不仅仅只是中原,天下还有漠北草原。

信奉武力的突厥人可不会看重所谓的世家门阀,他们在攻入河东,劫掠汉人男女为奴的时候,不会看你是不是世家子弟。

昔日丰神俊朗的侄儿如今看起来年过四旬,皮肤黝黑,脸上甚至有几道深深的皱纹,温彦博如何不黯然神伤。

温邦,二十八岁,温氏三杰中的年纪最小也是最早身登高位,同时也是最早过世的温大有次子。

当年李渊晋阳起兵,就是让温大有任太原令以固后方……要知道当时刘武周已经攻破雁门关,占据代州,随时都可能南下。

后温大有又助秦王李世民攻破西河,出任大将军府记室,执掌机密,武德元年出任中书侍郎,并且爵封清河郡公……古之清河一郡,多少名门望族,这个爵位很有讲究,也证明了李善对其的信重程度。

可惜先是武德二年,因为长子病逝长安,温大有一病不起,第二年处罗可汗攻入河东,掳掠大量汉民,次子温邦不知所踪,消息传至长安,温大有数日后病故。

温邦能够生还,不管对于太原温氏来说,还是对温大有这一支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至少不会绝嗣。

伯侄俩泪光连连,但却不能一叙别情,因为两人手头都有大量事务……温彦博正在押送笔墨纸砚和竹简,还要接应安置送来的粮食、木材等等,毕竟寨堡虽然是用红砖搭建的,但不可能所有建筑物都要用红砖,而且木材还能打制守城器械。

而温邦还要辅助唐军管理面前的千人队,先将老者、携带幼童的妇女单独分出来,会有人专门领走,然后开始登记造册,填写竹筒,中途还要派人去领来粥、馍馍分发下去。

等稍有力气,温邦一边继续登记造册,一边搜罗匠人,有士卒、工匠过来专门教导如何砌屋,一千人至少需要一百栋屋子。

不过疑惑也渐渐在众人心中升腾,温邦只能尽量的解释……的确,暂时不能归乡,需要人手在这儿重建寨堡。

为什么要建寨?

难道他日突厥复来,咱们再被掳去,再去过那等人不如畜的日子吗?

等夜幕降临,口干舌燥的温邦才告一段落,但还是有大量的人在发牢骚……甚至温邦还听见有人将矛头直指那位邯郸王。

甩了甩手,温邦一屁股坐在石头上,端起一碗凉粥喝了几口,又咬了几口干硬的馍馍,突然听见身边有人笑道:“忙完了?”

“让二伯父见笑了。”温邦脸一红,当年他在太原温氏中,是以擅诗善字,言行俱雅闻名的,“还算顺利,登记造册、搭建房屋明日应该都能完工,不过多有人……”

温彦博脸一沉,勉强笑道:“这也难免,皆有归乡之心。”

迟疑了片刻后,温邦小声问:“二伯父,侄儿……”

“噢噢,没打探到消息。”温彦博醒转过来,想了想说:“这要去见邯郸王,你一并前去拜会。”

温邦精神大震,几口喝完粥,咽下馍馍就要走,“二伯父,邯郸王是陛下之侄?”

“殿下祖籍陇西成纪,但未闻乃宗室子弟,因屡有大功,又曾救回平阳公主得陛下宠信,三个月前雁门大捷,殿下生擒欲谷设献入京中,陛下大喜将其列入宗室,册封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