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谁叫我拳头大呢?

刘公公可能是月池这一行人中唯一不想她回京的人了。李越凭借着引达延汗入口袋阵, 以少胜多击退蒙古骑兵的战绩,能够恢复官职,风风光光回京。可刘瑾这段时日在宣府可就只做了两件事, 一是主持了乡村公共设施的营建工作, 二是挪用部分工程款用于火器的研发。

这就是他在月池入鞑靼骑兵阵中,能够及时调来一批火器的缘故。火器是归镇守中官管辖, 而刘瑾这段时日一直在利用自己的地位去侵占人家的职权。

而他之所以要去推动火器更新换代的原因也很简单,他得为自己打算。自他来了这里后,东厂就和他断了联系。李越好歹还有几十个锦衣卫和张彩撑起门面,他就沦为了一个空架子。这种情况下,他不可能做出一些政绩来令朱厚照刮目相看, 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另辟蹊径。

他先召集宣府匠户,取了七八支火枪, 命这些人加班加点地改进枪支弹药,做得好重重有赏,做得不好性命难保,只要这些人做出好物件,他就以此向朱厚照邀功请赏。

当然,奸猾如刘公公不会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可他正准备找第二个篮子时, 就被达延汗来犯,李越差点被调回京, 宣府进入备战状态等一系列的事情打断了。是以,以他目前的状况回京,就算朱厚照不怪罪, 他宫里的“老朋友”也会想方设法, 将他生吞活剥。别人回京是享福, 他回京是送死,他当然不想回了。

他是打算先猫过这一段时间,等风声过了,再做打算。可令他没想到的是,李越居然猫着猫着,又冒头了。而且这冒头的方式,还是如此的简单粗暴。还说什么“取粮草”,分明就是要去明抢!

这一下,刘瑾和张彩,这一老一少,原本势同水火,如今倒是团结一致起来,一左一右,如连珠弹炮一样劝月池躺回去养病。

月池听得无语,她招招手唤秦竺来:“告诉他们,这到底是谁的产业?”

锦衣卫查探小队长秦竺拱手一礼道:“回禀三位大人,这名头上是郭家的人来操持,但实际的收益却是归了瑞和郡主。”

刘瑾和张彩面面相觑,洪武爷的女儿永嘉公主嫁入了武定侯家,所生的长子郭珍患有风疾,引起了侯府爵位争夺战,永嘉公主从洪熙年间,奋战到景泰年间,熬到了八十多岁,都没把爵位弄回自己的血脉身上,最后含怨死去。而公主所生的幼女就是瑞和郡主。

按理说,明代的典制效仿唐宋,皇姑、皇姊妹、皇女皆封公主,亲王及以下的女儿都只能封郡主。至于公主的女儿都是外姓人了,严格意义上都不能算宗室。然而,永嘉公主为爵位一事争执多年,老太太又是辈分奇高,熬死了五任皇帝。勋贵世系不好擅动,当时的武定侯郭玹又是仁宗郭贵妃的兄弟,皇室为了安抚永嘉公主,就破格给了她的女儿郡主头衔,只给禄米和府邸,却没有封地。

瑞和郡主孀居多年,如今也是快九十岁高龄的人了,可也人老心不老。她接替了母亲的位置,一生和侄媳曳氏为爵位奔走。自从朱厚照为东官厅设置,以《功臣袭底簿》震慑勋贵后,郡主的心思就又活泛起来,她身为外嫁女,不好像曳氏一样直接上奏插手郭家之事,但也亲入宫向王太皇太后和张太后进言,只是撞得是木钟,激不起声响罢了,毕竟朱厚照只是敲山震虎,郭聪服软服得快,他自然不会狠下杀手。

刘瑾皱着眉道:“老太太年纪虽大,人却精明,到底是洪武爷的外孙女,不是那么好惹的。你要想挑软柿子捏,可打错了算盘!”

张彩也道:“如今勋贵想必对你恨之入骨,郡主大可和郭聪联手,告你一个入户抢劫之罪。万岁即便对勋贵不满,也不会因此处置郡主吧。郡主虽姓郭,可也算皇家人,若是处置了她,在这里有产业的藩王宗室难保不会心生警惕,届时群起而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