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一向年光有限身

阿越、时春,我来带你们回家了……

萧敬脱口就要叫太医, 却被朱厚照止住。他身子摇摇欲坠,眼睛却亮得瘆人,只是道:“管好自己的嘴。只是急火攻心而已, 不必声张。”

众人被他的眼神慑住, 一时不敢作声。直到他如往日一般就寝后,萧敬方问道:“万岁, 您前些日子本就病过,如今又……老奴斗胆,还是请太医来瞧瞧吧。”

朱厚照闭目养神,他哑着声音道:“葛林不是已经在路上了,等他回来再瞧就是。”

萧敬想说, 太医院又不是只有一个院判,但见朱厚照已然背过身去, 黄河琉璃色的罗帐中,皇上的身形隐隐绰绰。他情知朱厚照是定了主意了,亦不敢再多言,只得告退。悉悉簌簌的脚步声响起,渐渐远去。伴随着一声轻响,内殿的门合上。偌大的一个暖阁中就只有朱厚照一个人了。

他仿佛凝固成了一尊雕像,只是眼珠微微一动间, 两行清泪还是从他的眼角滑落,无声无息地没入金丝软枕中。这一日, 自李越不肯跟他回来时,他就早有预料。他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已然做好了一切准备, 可没想到, 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 他依然是,如此的痛彻心扉……

萧敬第二日上午一得空,便去了王太皇太后所住的寿康宫中。这位忠心老仆到底放不下朱厚照的身子,他虽不敢直接向王太皇太后泄露实情,但却可旁敲侧击让老娘娘多看顾万岁。谁知,他还未跨进正殿的大门,就听里间传来哭泣之声。

萧敬一惊,这可是宫里,哭声是大忌讳,谁敢在太皇太后宫中如此放诞。他只是微露疑色,一旁的小太监就会意道:“回萧爷爷,是瑞和郡主和郭昌之妻曳夫人。”

萧敬在英宗爷在位时就入宫伺候,对于郭家这一堆烂事自然也是心中有数。他摇摇头道:“这下是真把天捅破了。”

瑞和郡主依照辈分是朱厚照的表太太太姑婆,即便是王太皇太后按辈分也得叫她一声太姑婆。张太后素来我行我素,也不想在她面前失礼,只得由她一早就来啼哭不止。并且,瑞和郡主哭得十分有技巧,不仅不叫两位老娘娘觉得厌烦,反而使她们感同身受起来。

郡主今日的仪态亦是一丝不乱,仍是按品级大妆,只是在细节处展现哀思。譬如,她破天荒地没有戴假髻,一头华发白得如雪,面上也没有再用脂粉遮掩。一个白发苍苍、皱纹密布的老太太抛却素日的刚强仪态,在殿中哭诉,任谁见了都会心生怜悯。

她哭道:“臣妇还记得,良儿将将长成,臣妇带他入宫。彼时太后正抱着太康公主坐在一侧,良儿声音响亮,竟然惊动了公主。先帝非但不怪罪,还赞他是个好人才。往事历历在目,可人却已经……老天啊,我这把年纪,为何还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呐。他是风华正茂,正当壮年,怎么不干脆叫我替他去了,也免得留下一家孤儿寡母,在世上受苦啊。”

这一句扎了两个人的心,太康公主是朱厚照的同胞妹妹,四岁时就夭折了。她没时,张太后几乎哭瞎了眼睛,幸好有孝宗皇帝在一旁悉心抚慰,才逐渐走了出来。瑞和郡主旧事重提,张太后想到自己的女儿没了,丈夫也没了,哪里还忍得住,跟着大放悲声。

王太皇太后年事已高,自从身边的人一个个故去,愈发喜欢儿孙和乐,也是看不得这样的事。她勉强开口道:“郡主放心,良儿之死,皇帝必会彻查,一定会给他一个公道。”

瑞和郡主哽咽道:“多谢娘娘。当日李越到臣妇的府中,力陈军民困苦,求我看在历代祖宗的面上,捐献家产,以资军用。他说得字字恳切,臣妇也动了怜悯之心。”

瑞和郡主发现,一谈及李越,适才一言不发的夏皇后,一下就抬起头来,却立刻用手帕挡住了半边脸,她鬓上金嵌宝玉佛挑心微微颤动,而顷又归于寂静。瑞和郡主了然,到底是亲妹夫。孰不知,夏皇后已然咬得满口腥甜,险些把持不住。沈琼莲担忧地看向婉仪,婉仪强笑着点头,她明白自己的身份,她不是贞筠,连为他公然举哀的资格都没有,她的眼泪只能往肚子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