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

要是连自己人都不互相援手,又还能指望谁呢?

张永同样也心存疑虑, 他到现下都不明白,李越究竟是个什么状况,葫芦里卖得到底什么药。这时要是孤注一掷, 和他一起做过一场, 一旦事败,李越连面都没露, 当然能全身而退,可他们这群执行者必然遭刘瑾拿住把柄,以谋逆罪论处。

可要是再无作为,只怕也要出大乱子。他本以为文官集团和司礼监那伙人能想出扭转乾坤的法子,可这都半个月了, 还是没有挽救时局的良方。御医会诊的脉案时好时坏,叫人看得扑朔迷离。而想方设法塞进宫里的人, 如泥牛入海,没有半点有用的消息传出来。

明代的君权高度集中,是一柄双刃剑,皇上意志清醒时,天下无人敢拗其意,可当皇上神志不清时,形成的政治上的巨大空位, 无人能够填补。而这时,守在朱厚照身边的刘瑾和杨玉, 就成为了皇权的代言人了,在没有圣旨的前提下,没有几个人提着自己九族的脑袋去冒险。

几方拉扯焦灼的局面, 给了刘瑾等人可乘之机。江彬入宫, 就表明平民武将集团和刘瑾已然达成了一致, 而他们这些人碍于圣旨,既没有理由、也没有能力直接闯宫。那要是等遗诏出来了,也只有一个死字。

这正是进亦难,退亦难,比起坐着等死,张永肯定是盼着能有所作为。他认为,身在乾清宫内的李越,定能看得更清楚,而他的鱼腹藏羊肉之喻,也充分表明了他的立场。这才是他一直愿意等的原因,李越好歹送一纸衣带诏出来啊。哪怕是只有两个字“杀刘”,他都能把这天翻过来,可偏偏正是什么都没有。这就使得他们的立场非常尴尬。

谷大用建议道:“要不去找太后请旨?”

张永迟疑片刻,最后决定道:“先去见皇后。”

谷大用奇道:“皇后?难道您是要用皇后的懿旨,这……恐怕难以服众吧。”

张永道:“皇后是毕竟是天家人,由她去作保,说动老娘娘的把握更大。要是太后还是不肯下旨,咱们拿皇后的懿旨总比没有好吧。”即便最后被打成谋反,李越可也在夏皇后九族之内,大不了大家一起去死呗。

为了掩人耳目,张永遣亲信去见夏皇后,谁知这次得到的回音却让他大吃一惊。夏皇后不仅写了懿旨,盖上了皇后的宝印,还允诺亲往乾清门去拖住杨玉。这可真真是意外之喜了。张永得了这样的允诺,既兴奋,又不解道:“娘娘如此信任,倒叫我忐忑了起来。你是怎么劝皇后的?”

亲信亦万分不解:“小的刚刚表明了身份,她们验明正身后,就把东西给了小的了。噢,不过方女史还让小的给您捎一句话。”

谷大用问道:“是什么话?”

亲信一字字道:“雁寄鸿书岂独君。”

苏武出使匈奴,遭匈奴人扣押十九年,言说直到公羊生子,方可放他归国。后来,汉元帝继位,想将苏武救回。匈奴便谎称苏武已死。汉使便心生一计,言说天子在上林狩猎,射下一只大雁来,雁足上正系着苏武的信。匈奴人哑口无言,这才将苏武要了回来。这里用此典,表明李越不仅给他们传了消息,居然还能信捎到后宫去。

张永惊诧之余,又觉匪夷所思,他的手是怎么伸到那么长的?不过,这也不是纠结这个时候,能师出有名就好,不然他拿什么理由去调人,在宫内抓一个伯爷呢。

弘德殿内,医妇谈瑾德正在用火焰替银针消毒,为着这一次重要的施针,她已经反复翻阅典籍,做足了准备功夫,然而,她一回头后瞧见月池后,发现自己最该做,原来是心理准备。她是打破头都想不到,自己一个小小的女官,竟能被卷入到这样大的事件中。

明代女官的官制为六局一司,六局分别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一司为宫正司。其中尚食局下又分为四司,即为司膳、司酝、司药、司饎。其中的司药女官,在洪武年间专掌御用医方药物之事。到了永乐后,宦官权力膨胀,司药的大部分职权为宦官所侵夺。但自夏皇后执掌六宫后,又在民间和宫内选贤举能,女官的权力又得到了提升。谈瑾德正是在这时,得到了擢升,成为了独掌一司的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