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 035 怀疑陈云州的身份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陈云州还将玉米、土豆各备了一份,随信一起送去京城。

至于红薯,杨柏川已经送了。

在信中,陈云州详细写了这两种农作物的产量、生长环境,种植方法等。至于西红柿和辣椒,陈云州没送,新鲜的蔬果太远了没法送去,送种子又没法立即得到验证。

而且辣椒的辛辣味,第一次吃的人往往不习惯。若是将那些王公贵族辣出个好歹反倒麻烦。

左右这两种蔬菜无伤大雅,只是改善口味,逐渐在民间传开即可,京城的贵族老爷们晚点尝鲜也无妨。

陈云州重点推广的是玉米和土豆、红薯。

今年百草坡共种植了两亩半玉米,收了两千一百多斤玉米,算下来亩产超过八百斤。

五斤种子产出两千余斤的粮食,种收比高达一比四百,放在现代肯定是要亏本的,可放在古代,这绝对是逆天的种收比。

郑深捧着金黄的玉米粒,双手颤抖:“这么多!”

陈云州以前说这些作物高产,他以为也就三五百斤顶天了,哪晓得一亩地竟然有八百多斤。

若是全县百姓都种上玉米,何愁填不饱肚子。

其实这远不是玉米的极限,陈云最新资源起恶帬把以四八幺六九六三州笑着说:“如果施肥足够,产量还能增长一些。”

不然为何华夏封建时代几年前,人口最高峰始终维持在几千万,直到大清,人口暴涨,短短两百年,人口就由几千万增加到了几个亿。

从外引进的玉米、红薯、土豆这类高产又极适应恶劣生长环境的农作物是大功臣之一。

较之水稻和小麦,玉米、土豆更适合北方和贫瘠的地区种植,而且产量更高,能够养活更多的人,这相当于是提高了土地承载的人口上限。

陈云州记得老爷子经常跟他念叨,以前穷的时候,吃不上大米白面,家家户户天天喝的就是玉米糊糊,红薯汤,以至于有些人吃得反胃,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他们就再也不愿碰这些食物。

郑深小心翼翼地放下玉米,激动地说:“大人放心,仅凭这几种作物,朝廷就一定会重重嘉奖大人。”

陈云州笑了笑。

他不是那么在意嘉不嘉奖,他只希望朝廷给力点,给他扬名,这样他才能早点攒齐一百万拥护值。

陈云州和杨柏川的这些动作不小,瞒不住人。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齐项明的耳中。

齐项明并未放弃复仇计划,他只是蛰伏了起来,在寻找最合适的时机。

可等了大半年,非但没寻到合适的机会,反而看到陈云州将庐阳治理得井井有条,不过大半年的时间,庐阳县就大变样,若是吏部考核,陈云州一定名列前茅,而且甩其他地方官员一大截。

这样的佳绩,高升是迟早的事。

杨柏川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这点,所以才会趁着文玉龙上书的时机,跟着上奏,给陈云州请功。

给陈云州请功,其实就相当于给他自己请功。

毕竟杨柏川是陈云州的上级,庐阳的成绩也会算入庆川府中。

陈云州升官发财,杨柏川的好处也少不了。

若真让他们俩这次的计划得逞,以后想要扳倒这二人就难了。

齐项明背着手,眉头紧蹙,问管家:“京城那边还没消息吗?”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意识到陈云州的难缠之后,齐项明就派了人不远千里去京城打探陈云州的消息,寻找他的弱点、软肋和敌人,看看是否有利用的空间,借力打力,除了陈云州。

陈云州一个新科状元被发配到他们这偏远的地方,肯定在京中得罪了贵人。

管家轻轻摇头,心里苦涩得很,大人已经问过三次了。

“小的这就派人去催催。”

齐项明深吸了一口气:“不急,派人也无用,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