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 052 大哥,我们来了

“买粮?陈大人,现在即将过年,肯定没什么粮铺开门,这得等过完年后去了。而且过完年,正逢青黄不接之时,粮价会比较高,大人若是想囤粮,不若等到来年秋天,秋收后那段时间粮价会比较便宜。”夏喜民好心地说。

春天的粮食通常是一年中最贵的,灾荒年除外,这不能以常理论之。

陈云州扯了扯嘴角,也就最近要过年,而且天气太糟糕,夏喜民才没收到消息,但过阵子他肯定会知道。

自己委托他帮忙,这消息也没必要瞒着他。

陈云州将杨柏川的信递了过去:“夏员外看吧。”

夏喜民看完后脸色剧变,立即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原来如此,早前听说江南今年下大雨,有些百姓落草为寇,却不知如此严重。大人深谋远虑,在下这就去安排。多谢大人告知,年后在下不能让商队去江南了。”

他很庆幸,天气转冷后,商队只在附近几个州县转了转,没有去北方和江南,不然他们这商队连人带货都要折在江南。

陈云州点点头:“此事有劳夏员外了,多贵的价格都没关系,粮食这种东西有备无患。不过此事暂时还未传开,未免引起恐慌,夏员外莫将此事传了出去,让百姓安安稳稳过个年吧。”

普通人知道这事,怕是年都过不好了。

可他们知道又有什么用呢?还是只能听天由命。

“在下明白,大人放心。”夏喜民郑重点头。

回去之后,他也悄悄购入了一批粮食做不时之需。

送走夏喜民,郑深对陈云州说:“大人,我派人去京城问问是什么情况,你也不必担心,江南距咱们庆川有上千里,应该不会波及到咱们。”

这只是理想状况,但若朝廷没法平息江南的动乱呢?

陈云州没郑深这么乐观,但还是勉强笑了笑说:“这或许就是偏安一隅的好处吧,打听消息的事就麻烦郑叔了。”

虽然他们还很弱小,左右不了大局。

可也需要清楚当前的局势,才能做出有利的判断和决策。

郑深点头笑道:“此事就交给我吧。”

陈云州点头。

等郑深出去后,他一个人窝在书房中思考一个问题,他能做什么?

庆川还有哪些短板需要弥补?

思来想去,庆川最缺的就是武力值,若是这场动乱不幸蔓延到庆川,他能不能带领庆川百姓在动荡中立足,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陈云州心里没底。

所以这个年,他也没闲着,一直在翻阅各种兵书、史书,思考应对之策。

练兵?除非他想造反,不然这事捅到朝廷,庆川官员大部分都得掉脑袋。

而且练兵消耗太大了,每个人每天的饮食,武器装备等等,这些加起来可是个天文数字,庆川虽然比过去好了一点,但底子还是太薄了,消耗不起。

还是先观望观望吧,万一朝廷很快就平息了江南的动乱呢?

练兵不能做,但有一件事可以准备起来。

过完年,趁着还没春耕,陈云州迅速发布了一道命令下去:征集青壮年修补城墙,每人一天一斤粮食,全凭自愿,庆川府辖下百姓都可参加。

庆川城的城墙已建了好几百年,这期间虽也经过一些修补,可到底还是历经岁月和风霜侵蚀, 有很多地方的砖块掉落,出现了裂缝或是缺口。

平时这点小问题对厚实巍峨的城墙来说不算什么,但若是战争起,兴许这就会成为敌人的突破点,所以修城墙迫在眉睫。

而水泥成为修筑城墙的重要粘合剂派上了用场,城墙表面都被涂抹上了一层水泥,抹得特别平,晒干之后,表面会很光滑,增加攀爬的难度。

绕庆川城一圈城墙有好几十公里,这是个浩大的工程,数万百姓夜以继日,也用了两个月才将城墙修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