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仙界来人,仙人无情

时光荏苒。

岁月无情。

大唐的盛世依旧在持续,京都的日子也一日一日的过去。

转眼时间,从贞观十六,已入了贞观三十年。

自归来至今,却是已过了十五年的时间。

中间的时候陈落出了一趟京都,无他,仅是看山看水,也去看看那山野人家便是了。

至于见了谁?

倒是挺多的。

有邱老头,有苦婆婆……

还有许多许多的人。

比如道人,比如上善。

还有那不曾见过的碧空仙人……

这天下本就是一场棋局,差别的是以前的时候陈落无法作为下棋人,如今却是成为了掌棋者。

且还是一个掌控着下棋人的执权者。

于是……

似乎一切也就岁月静好了。

陈落喜欢这个……

喝喝茶。

打打拳。

钓钓鱼。

还有……和沈掌门还有平安他娘调调情,为那本是冰冷的被窝,暖上一暖。

当然了。

还有喝喝酒……

比如和苏洵,比如和李太白。

说来也是有趣,这些年和苏洵逐渐认识,也觉得这是一个值得交心的好友,后来认识了李太白……

大抵是有着私心。

也可能是这一个名字本身对陈落来说就有着不一般的含义,于是后来,一起喝酒的除了一个苏洵外,却也又多了一个李太白。

从正当青春……渐渐地,昔日风华正茂的少年郎们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苏洵已为朝堂吏部尚书。

举手投足间,多了许多的稳重……

偶尔看了下他的气运,青色如焰火,整个院子都被照亮。

而李太白……

这一个大唐的诗仙的仕途并不怎么顺利。

昔日风华正茂。

如今却是大着肚子,邋里邋遢的。

他说这是桀骜不驯,潇洒不羁,是诗人的傲骨,可实际上,却是多年的挣扎将他身上的傲骨磨得差不多了。

好在,唯一不变的是……

苏洵也好,李太白也好,总会来和陈落喝茶。

不问出身。

不问修为。

不问根底。

似乎,交情仅凭那一句:尽兴就好!

但……

贞观三十年,九月九登高望远的这一日,年过了五十的李太白站在了九曲江上,那随着河流随波逐流的轻舟上,对着陈落和苏洵道。

“陈兄……苏兄……李某要离开京都了,这一去,恐再也不会归来了。”

他说着。

陈落并不意外,似乎早就知晓了李太白会做出的决定。

苏洵怔怔了下,脸上却是一急:“太白兄,为什么?你在京都不是好好的吗?怎么要离去?且以你的才华,在这京都绝对不会寂寞的!”

“寂寞?”

李太白苦涩一笑:“李某今日已四十了,二十五之龄入得京都,今日已过十五。

昔日的苏兄已达一品之贵,而李某仕途之路遥遥无期……你我其实都清楚,李太白只能是一个诗仙,也只能是一个诗仙,除此,再无可能的!”

他放下了……

不再会去想念这仕途之路。

更不会再去想那繁华之景。

于是……

也就到了该离去的时候。

苏洵想要再劝告,可张了张嘴,终放弃了挣扎……

三日后。

李太白出了京都。

陈落并没有去送……苏洵送他出的京都,远远的,他对着李太白的背影问着:“李兄,此去欲去何处?”

李太白曰:

周汉数万里,梦寐今夕见。

形骸非我亲,衾枕即乡县。

化蝶犹不识,川鱼安可羡。

海上有仙山,归期觉神变。

苏洵愣了下,许久,抱拳,遥遥的对着李太白离去的背影拱手:“愿李兄归来,已是仙人!”

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