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终须一别(第2/2页)

陈滢确实一早便出了门。

她是去送郭婉的。

郭婉今日将正式进入皇觉寺静修,陈滢呈书元嘉帝,得其应允,遂去与她作别。

陈滢的亲事便在明年二月,成亲后便将远赴宁夏,此一别,山长水远,却不知还有没有再会之期。

坐在车厢中,望窗外行人接踵、车马往还,陈滢心中不是不感慨的。

寻找真相、查明案情,是她此生的信条。而长公主诸案的真相,却很可能湮灭于岁月之中,成为永恒的谜题。

遗憾么?

有。

但却并不迫切。

案情其实不复杂。

复杂的,不过是这其中糅杂的朝局、政治,与帝心。

前两者为轻,后者,为重。

与其说是陈滢无法查明案情,毋宁说,此案是在元嘉帝的亲自干预下,变成了一道谜题。

或许,某种程度而言,元嘉帝的决定,亦给了陈滢一个喘息的空隙,让她不必因选择,而陷入对自己本心的拷问。

真相重要么?

当然重要,可是,正义又该由谁来主持?

当真相与正义对立,该如何做出选择?

若选择真相,则正义永远不会做出审判。

可是反过来,以正义的名义践踏法律、牺牲无辜者的生命,便是正确的么?

答案也是否定的。

然而,再转念去想,如果没有这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正义,则恶人将会横行、恶行永无禁止。

这难道也是正确的么?

答案,仍旧是否定的。

于是,便又回到了最初的命题。

真相与正义、正义与法律、恶人恶行与无辜者的生命,孰重?孰轻?

陈滢找不出答案。

至少在这个案件中,她找不出答案。

这些日子来,她亦时常扪心自问,这所谓永恒的谜题,果真无解么?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谜题易解。可是,解开又如何?

不过是让更多的无辜者,成为权力斗争的陪葬品。

这并非陈滢的意愿。

她相信,即便侦探先生在此,他应该也希望着,到此为止。

只是,有些时候,正义、真相、法律、恶与善,这几者间的关系,会令陈滢感到迷茫。

一如无垠的时空彼端,侦探先生坐在办公室里,抽着他的烟斗,沉思着他经手的那几宗被人性与现实模糊了真相的案件时,生出的那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