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7章 群敌环伺(第2/3页)

年仅二十一岁,没有太多表演经历,却赢得了影评人众口一致的称赞,以彗星姿态横空出世,并且还在节节攀升,“爱疯了”的圣丹斯赞誉,“活埋”的奥斯卡提名……

所有的所有,看起来就好像蓝礼拥有了全世界一般,耀眼夺目、光芒万丈,让人眼热。

所以,关于蓝礼身家背景的揣测始终没有彻底平息过,人们总是认为,比起天才和时运来说,如果蓝礼真的是某位大佬的私生子,这倒是更好接受的一个事实。因为,某些人出生就含着金钥匙,这是无法改变的不平等,人们反而会心安理得的接受。

就好像艾玛·罗伯茨一样。出道多年之后,事业一直没有太多起色,可是时尚大牌、杂志封面、作品邀约,就是没有间断,一直到现在,她也还是在饰演着青春校园的花瓶角色。但人们却不会过多的指责她:因为她的家世就摆在那儿,那些指责和抱怨都会被认为是嫉妒和羡慕。

如果蓝礼像艾玛那样,坦然承认了,那么大家最多也就酸几句罢了,但偏偏,蓝礼始终拒绝正面回应,摆出了一幅光明磊落的姿态,还击质疑,这就更是让人们七窍生烟,逮到机会就免不得闹腾上一回。

蓝礼横空出世以来,这是第三次质疑浪潮,而且,一次比一次热闹,似乎从来都不曾真正的间断过,每一次取得的成绩,人们就多了一分“证据”,但反过来,如果蓝礼失败了,那么人们就更会幸灾乐祸,认为自己的观念得到了证实。

没有退路,只能前进;前途漫漫,荆棘满布,险境环生,蓝礼却没有别的选择。

但,这也是年轻的蓝礼所必须背负的。否则,为什么德鲁·巴里摩尔(Drw Barrymore)、麦考利·卡尔金(Macaulay Culkin)这些童星的成长会如此坎坷?好莱坞这个名利场,就是会吃人的巨兽。

这与蓝礼的行为举止无关,即使他是汤姆·汉克斯那样十全十美的完美形象,人们也总是可以找到机会展开攻击的。

比如说,近年来,汤姆就一直被指摘形象太过完美,而且接戏太过保守,不愿意打开戏路,拒绝接受新鲜事物,为了保持“完美先生”的形象,有过度强迫症,让身边的人苦不堪言。

且不说这些传闻是真是假,但这就可以看出人们的恶意揣测心理。对此,汤姆也只能一笑而过,不能和对方指着鼻子对骂,否则就太掉价了。

蓝礼也同样如此。

这半年以来,蓝礼的崛起速度着实太快,也太猛了,以新人之姿取得的成就简直是不可思议,从艾美奖到金球奖,再到圣丹斯,最后则是奥斯卡,几乎是以彗星滑过的姿态横空出世,就连今年小金人的最大热门娜塔莉也都相形见绌,热的发烫。

这样的蓝礼,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靶子,坦然地站在那里,不断吸收着大家的仇恨值。

这也是安迪之前想着以退为进的根本原因,不仅担心捧杀,也担心过犹不及,于是顺势接下了“抗癌的我”和“超脱”这两部作品,让蓝礼可以专心致志地演戏,归根结底还是以作品说话。

这一次缺席奥斯卡,撇开蓝礼的自身情况之外,安迪也打了一个算盘。缺席奥斯卡固然令人失望,但如果是专注于表演工作,回归演员身份,其实也一样是以退为进的考量。这也是安迪绕了一个圈的原因,先放出新闻,然后澄清,再顺水推舟,否则,何必绕一个圈子呢?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事情的发展总是会出现意料不到的转变。

没有想到,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现在,安迪主动交出了把柄,那些虎视眈眈的鬣狗们,好不容易看到了机会,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呢?

对此,安迪也不能责怪其他人,这个坑是他自己挖的,终究还是野心太大,一口就想要吃撑胖子,但作为经纪人,他终究不是公关,专业不同,导致了细节的把握终究还是有所差距,以至于事情发生了如此明显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