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 裙带关系(第2/3页)

根据实验表明,人类眼睛的视觉暂留时间大约是零点一秒左右,因此只要画面切换的速度大于每秒十二帧,人眼就会将上一帧的暂留影像与下一帧画面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的视觉感受。

一般来说,电影采用24帧率,也就是每一秒可以看到二十四帧画面,这是电影发明时代能够使人眼不觉得卡顿的最低速度,最初为了节约胶片,却保留到现在,更多还是一种习惯的传承。

而120帧率就意味着每一秒里面会出现一百二十张画面,提速五倍,这意味着画面会更加细腻更加丰富也更加具体,但同时,人眼也将承受更加巨大的压力,甚至无法处理足够的信息,以至于出现疲劳和困顿。

对于导演和观众来说,他们可以更加清晰更加准确地捕捉到每一个角色的表演细节以及内心变动,真正地将观众带入角色的内心世界。120帧之于李安,这无疑是将他的长处进一步发挥到了极致的先锋技术。

但遗憾的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失败了。媒体口碑不至于崩盘,但远远低于预期;而票房成绩以及颁奖季前景更是全面哑火。这也使得不少影迷对于李安的能力提出了质疑。

这部作品的失败原因,最主要在于两点。

第一,李安试图以他的视角去理解伊拉克战争对于美国士兵的影响,但往常的优势却在这一次成为了弱点,他的东方价值观没有能够戳中美国人的痒处,整个核心价值都打偏了,这也意味着120帧技术没有能够将期待中的共鸣进一步放大,增强影响力和渗透力。

第二,120帧技术将演员的表演放大到了极致,这也意味着表演是支撑李安整个创作内核的基础和架构,但演员列表之中却出现了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范·迪塞尔、加内特·赫德兰等多位演员的身影,他们的表演往往缺少面部表情和眼神深度,层次和细节都完全不够,在120帧技术之中,反而进一步放大了表演僵硬的缺点,进一步影响了核心主旨的升华。

换而言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一部构想出众却执行偏差的作品,最终没有能够取得预期之中的效果。

但作品失败之后,李安却坚持认为,他的想法是正确的,他还将继续钻研这一项技术所带来的观影体验。下一部作品也将持续采用120帧技术完成拍摄。

如果导演是李安,即使明知道接下来的作品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蓝礼也愿意接手,能够和如此才华横溢的导演展开合作,无疑是千载难逢的,蓝礼愿意大胆地尝试。有些时候的有些事情,不是单纯依靠成败来判断和选择的。

李安可以感受到蓝礼双眸之中的热情,他也没有丝毫的质疑,但还是忍不住开起了玩笑,“即使是‘绿巨人浩克’也没有问题吗?”

“绿巨人浩克”,这部商业电影是李安导演职业生涯的最大失败。撇开作品的成品质量不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安的风格确实不适合商业电影,他的细腻和温婉还是更加适合情感的沟通与对话。

更何况,绿巨人是漫威系列作品。

“……呃,我们可以换一个话题吗?”蓝礼假装露出了尴尬的表情,心虚地移开了视线,但恰恰是这样“给力”的反应,成功地让李安欢快地拍掌大笑起来。

很少人知道,李安在私底下是一个非常喜欢开玩笑的个性,而且话题荤素不忌。与他的作品风格相去甚远。

“怎么?你们正在交谈什么?你们难道不知道,电影节评委和主竞赛作品主创团队之间最好保持距离,避免裙带关系吗?”

一个带着浓浓笑意的声音从正前方传了过来,李安和蓝礼双双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身影,他大步大步地走了过来,“如果想要拉近关系,至少也不能在记者面前,而且还是在红地毯之上,这样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