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已经出生,巨著总会完成(第3/25页)

有意思的是,另一位“第三代”干将、成都诗人尚仲敏在数年后的1986年3月,也写下了一首《海》:

我没有去过海边

我想

海一定很大

大得不能再大了

听阿敏讲

它简直比我想象得还要大

阿敏是一名水手

他一出海

就意味着要刮台风了

你看你看

无论如何得去见见海

见了海

这一辈子也就

不想见其他东西了

其他东西就不是什么东西了

你看你看

我就这么站在海边

指指点点

有必要的话

我还想喊一声啊大海

这一喊

连阿敏都会羡慕得要死

无论如何得去见见海

总不能老是

一个人呆呆地坐着这首诗,口语化更为彻底,属于典型的“第三代诗歌”的特征。由这三首诗,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梳理出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中国先锋诗歌的艺术向度和发展轨迹。但应该指出,尽管尚仲敏的《海》比韩东的《山民》晚写好几年,但其质量却没有明显的跃进。如果我们把视线放远一些,将尚仲敏的《海》与韩东的《山民》和《你见过大海》(关于此诗,后面会详细论及)对照,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海》一诗或许是受到《山民》和《你见过大海》的综合影响?

《山民》作为韩东的尝试之作,在发表后,为诗人赢得了一定的声誉,但这仅仅是个开始。两年后,韩东金蝉脱壳,写出了《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等作品,与于坚等人一起,开创了有别于“朦胧诗”的另一种诗歌美学。

1984年,韩东开始写小说,并在当年的《作家》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助教的夜晚》。在韩东看来,这是一篇失败的小说,自发表后就也没有重读过。后来几年,韩东的主要精力仍然放在诗歌上,直到90年代中期才开始集中写中短篇小说。如今,韩东已经创作出版了多部长篇小说和一大批中篇小说,他作为小说家的影响正在超越作为诗人的名声。今天,我们已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诗人小说家”正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坛现象,粗略数来,就有邹静之、阿来、杨争光、叶舟、张执浩、巴音博罗、雷平阳、路也、李轻松、庞余亮等。光是“他们”群体,先写诗,后又以小说闻名的就有韩东、朱文、吴晨骏等人。

也许正因为韩东诗歌与小说双栖,他很少在文章以及访谈中透露自己的往事,而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虚或实地融入了小说之中。当我决定写一篇关于韩东的随笔时,除了对他的诗歌谈一些粗浅的印象和“贩卖”一些跟他接触之后的简单印象,我找不到更多的材料展开自己的论述。我曾经试图从他的几部长篇小说,如《扎根》、《我和你》、《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中寻找他的生活轨迹,而且的确找到一些与他的经历相似之处,但又想起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文学是第三次虚构,所以说,通过小说去寻求真实是很不明智的选择。历史研究以真相为目的,凭借逻辑证据。文学看上去也有缜密的逻辑证据,但不能相信眼见为实……”(《改革30年,新旧交接恍若隔世》)便赶紧打消了这一念头。

从山东大学毕业后,韩东被分配到西安财经学院当老师。在韩东看来,与其是“分配”,不如说是“发配”。因为作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一些同学被分配到北京工作,不能分配到北京的同学也基本上能回到家乡的好单位,而把老家在江苏的韩东分配到陕西,无疑是一种变相的惩罚。自然,这是在读大学是办文学社以及传阅《今天》种下的祸根。

在西安,韩东没有吸取读大学时的教训,创办了一份名为“老家”的刊物。这份打印刊物刊物印数极少,每期大约只有50本。大部分作者是韩东的母校山东大学“云帆”诗社的成员,包括后来在文坛颇有影响的王川平、杨争光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