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雁鸣(上)(第2/3页)

整整一天,除了做饭打扫,他都没有离开过门槛,自然也没有去看照晴碑一眼。

傍晚时分,唐三十六等人陆续回到草屋,吃过饭后,围在桌旁开始讨论第二座天书碑上的那些碑文,气氛非常热烈。

陈长生把折袖喊到里屋,从针匣里取出铜针,开始替他治病,现在还只是在确定经脉畸形的初步阶段,想要解决折磨了折袖十几年的那个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

过了很长时间,围桌论碑的他们才发现少了两个人。七间望向紧闭的屋门,清稚的小脸上露出不忍的神色。苟寒食皱着眉头,摇了摇头,现在连他都开始觉得奇怪。

不想刺激到里屋的二人,桌旁的讨论就此终止。

唐三十六忽然站起身来,推开屋门看着陈长生说道:“今天又有三个人过了。”

陈长生专注地捻动着指间的铜针,低声与折袖说着什么,没有理他。

……

……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今年大朝试的考生们进入天书陵,已经到了第七天。

在第五天的时候,折袖终于通过了照晴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几夜他一直在看书的缘故。

陈长生却还没能解碑成功,至此,他创下了一个新的纪录。

以前,他在修行界曾经有过一个无比光辉灿烂的纪录,那就是最年轻的通幽者之一。

现在这个纪录,则不是那么光彩。

历届大朝试的首榜首名里,解读第一座天书碑的时间,他用的最长,而且有可能更长。

……

……

转眼前,入陵的时间来到了第十天。

清晨五时后,陈长生终于离开了草屋,来到了碑庐前,看着那座黑色的石碑沉默不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晨光渐盛,观碑者陆续进入天书陵,来到碑庐前,看着盘膝坐在树下的他,先是有些吃惊,然后生出更多情绪。

在那些人的眼光里,可以看到同情,可以看到怜悯,还有嘲弄以及幸灾乐祸。

有些人远远地躲着他,走进碑庐里,有的人刻意擦着他的身边走过,脚步显得格外轻松,然后伴着那些缭绕庐檐的清风,消失于碑前。

草屋里的人们用完早饭后,也来了。

看到这幕画面,关飞白皱了皱眉头,没有说什么,抚碑而去。

唐三十六站到他身前,问道:“要不要陪陪你?”

陈长生抬起头来,望向他认真说道:“天书碑里,再短暂的时光都极为珍贵,你要珍惜才是。”

唐三十六很是无言,心想你这个家伙在天书陵里当了十天游客和伙夫,居然好意思说这样的话。

折袖没有说话,直接在陈长生的身旁坐下。

陈长生也没有说话。

晨风轻拂树梢,青叶落于檐上。

“谢谢,时间差不多了。”陈长生诚恳说道。

折袖站起身来,走进了碑庐。

这里的差不多,不是说他看到了解碑的希望,而是说折袖陪他的时间。

……

……

第十二天的中午,春日有些灼人,陈长生坐在碑庐里,借檐遮光。

清风微动,两个年轻人出现在碑庐前。其中一人叫郭恩,乃是南方圣女峰下辖的慈涧寺高徒,前年大朝试的第三名,另一人叫做木怒,是天道院在庄换羽之前最强的一名学生,已经在天书陵里观碑四年有余。

这二人都曾经是青云榜上的天才少年,随着时间流逝,观碑日久,破境通幽,现在他们早已经进入了点金榜。南北教派向来不和,在天书陵外已有盛名的二人,最开始的时候势同水火,现在的关系却已经变得相当不错。

“你就是陈长生?”木怒看着他面无表情问道。

十几天前,钟会解碑成功的时候,他们两人在场,但陈长生不认识他们,只知道应该是往年的观碑者:“正是,两位有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