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别样桑巴(第3/7页)

比赛终于还是回到了巴西节奏,内马尔、弗雷德、费尔南迪尼奥连进三球,让比分定格在4∶1。

让我感动的是,那位早已喊哑了嗓子的喀麦隆球迷,在巴西人的一次次庆祝中,依然痴心不改,声嘶力竭地为自己的祖国呐喊着,欢呼着。

比赛结束了,狂欢却才刚刚开始,有人甚至放起了烟花。此时还不到深夜,在这四年一度的节日里,没有人会愿意早早回家睡觉。直到太阳出来之前,整个科帕卡巴纳海滩,或者说整个巴西,都会沉浸在喜悦里。

梁红和我,虽然是两个伪球迷,但是在和这群狂热的球迷共处的这两个小时里,我觉得任何人,哪怕是一个曾经十分厌恶足球的人,也会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爱上这项世界第一运动。

足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它是信仰,也载负着一个国家的使命和荣耀。

上帝之城

随着世界杯到来,全球数百万计的球迷、游客涌入巴西,涌入里约热内卢。世界杯鏖战至酣的同时,当地毒贩的生意也随之升温,火爆得不行。

里约热内卢,这个世界最美的城市,却也是毒品与犯罪的天堂——每10万名市民中,每年就有50人遭谋杀,因此也被称为“流弹之都”。

暴力的源头,则是无处不在的贫民窟。最大的一个贫民窟,叫作阿莱芒。它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贫民窟,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上帝之城”,或者“无主之城”。有部电影叫作《上帝之城》,讲述的就是巴西贫民窟的故事,看过该片的人,无不对这片黑暗之地心生恐惧。阿莱芒是由13个贫民窟和5个山头组成的贫民窟群,占据了里约热内卢北城42%的面积,其规模之大可以想象。

毒品泛滥、脏臭乱差、停水停电、警匪对峙、枪林弹雨……在我计划去巴西之前,搜索阿莱芒的资料,这些关键词争先恐后地往视线里钻,继而脑海里各种想象画面就配合着呈现出来。

在我个人意愿的驱使下,这次决定实地去一探“虎穴”

上帝之城。

阿莱芒,那片被毒枭掌管的地方。

前不久在约翰内斯堡穿过的防弹衣,又派上用场了,我们还加了一辆防弹车。但在各种对阿莱芒的危险渲染之下,这些装备依然让我和梁红很没有安全感。

我们的车子缓缓驶入阿莱芒,熙熙攘攘的小街小巷,很有生活气息。这里是巴西利亚小区,整个里约最危险的地方。我们的车太过招摇,每个人都在盯着我们看。我们请的向导是附近警局的一个警察,他把头埋得低低的,如果被认出来,他就死定了。他说:“这里从来没有外国游客进来过。”

一个小孩跑到车后,偷偷地用手机拍我们的车牌,我紧急刹车后,那孩子闪身进了旁边的一个小商店,不见了,我们也不敢下去追。向导一脸紧张,说我们已经被盯上了,必须出去。

此时,我们才进入阿莱芒两分钟。

向导给我们讲了阿莱芒的故事。对这块贫民窟群,此前政府采取的是放任和施压的态度。后来毒贩来了,他们藏身其中,给贫民窟修了自来水,拉起了电线。在贫民窟住户们心里,毒贩们才是来拯救他们的人。自然而然的,这里成了毒贩们的蔽护所,阿莱芒的社会秩序也由毒贩们来掌管。这里成了犯罪分子的天堂。

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2010年年底,巴西政府决定让“上帝之城”回归正常社会,出动了2600名军警,动用了直升机、坦克、装甲车等装备,攻入阿莱芒,和毒枭们展开正面对决。激战七天七夜,双方付出大量伤亡之后,军警们终于将巴西的国旗插上了阿莱芒的制高点,并在那里修建了警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