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第2/3页)

最开始华人都觉得自己将来是要回故乡的,要叶落归根。中华民族是个很隐忍的民族,不像有的民族爱闹爱酗酒。华人在美国落地生根以后,也一直都怀着自己是客人的心态,告诫自己在人家地盘上别那么嚣张。墨西哥人觉得加利福尼亚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等本来就是我的土地,我愿意多生就多生,谁也管不着,于是生一大堆孩子。而华人觉得自己要有做客之道,少生一点儿,客气一点儿。战后美国,华人和犹太人并列美国受教育程度最高,华人中受过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比例是美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华人犯罪率最低,出生率最低,受教育程度最高,最后靠着自己的努力慢慢地改变了在美国的形象。最后成为美国的model minority,就是榜样少数民族。

直到2011年和2012年,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才分别通过了对华人道歉的决议。此时美国政府里已经有三个华裔部长,还有华裔州长、参议员等。美国不但向日裔多次道歉,而且向每个日裔家庭赔偿了两万五千美金。而对华人只是道了个歉,并没有向华人赔偿过一分钱。

美国现在已经变成:一个白人知识分子一定要有一个华人朋友,当然还得有一个黑人朋友和一个犹太人朋友,这样才能表明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底层的白人还是只跟白人在一起。华人在美国电影中的形象也已经从最开始的鬼鬼祟祟变成了现在很正面的形象。美国所谓的平等、自由都是通过每一个种族自己的奋斗争取来的,不是赏给大家的。黑人的平等和自由是黑人用鲜血斗争得来的,华人的平等和自由也是靠这么多代华人在美国的奋斗争取来的。

| 英法海底隧道通车 |

1994年的今天,英法海底隧道通车。我对这件事情有兴趣并不是因为这条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隧道,它的纪录可能很快就会被打破;也不是因为它的科技,因为当时已经是1994年,建这种长隧道已经不是大问题了。有意思的是英法这两个民族。

说起近代史,英法老在一起:英法一块儿打中国,英法一块儿打德国,英法一块儿被德国打,等等。其实两国人民是极不对付的。英法从百年战争之前就积累了很多宿怨,一会儿英国的国王跑到法国那边占领了一块土地,一会儿法国的国王又跑到英国这边占领了一块土地。最重要的是这两个民族的性格很不一样,法国人性格浪漫,追求时尚、美食、爱情;而英国人吃也不在乎,穿也不在乎,但是特在乎面子,很爱挤对人。我个人不太喜欢和英国人聊天,英国人老觉得自己来自大英帝国多么荣光。

法国人经常挤对英国人,说英国人不会干这件事就像他们不会做饭一样,或者说,英国人干这事的能力就跟他们的厨子一样差。法国是全世界的美食中心,正餐起码得有七道菜,我甚至吃过十三道菜的法餐。而英国人只会吃fish and chip(鱼和薯条)。在伦敦街上每隔十五二十步就有一家店,卖的都是油炸的鱼和薯条,极难吃,也极其不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标准。到苏格兰也没什么好吃的,就是把肥羊肉末和土豆泥弄成一个大丸子,油炸了吃。油炸实际上是最不会做饭的人才用的烹饪技术。法国人不但吃得精美,还穿得时尚,从路易十四时代开始就引领着欧洲的时尚。当时整个欧洲宫廷一直远到俄罗斯宫廷都讲法语,英文中大量的稍微高级一点儿的词都来自法语。所以法国人觉得英国人没文化,还老跟我平起平坐。

法国人极其不爱说英文,在法国如果你问人家会不会说英文,一般人都不搭理你。最近几年,巴黎年轻人因为受美国文化影响,稍微改善一些,但是南部、西部这些地方,法国人还是觉得你不会说法文,你这么土,我凭什么要跟你说英文?我教大家一招,咱们中国人到了法国,你就问他:“你会不会说中文?”嗯?他一想,中文,我好像不会,他会跟你说:“实在不好意思,我不会说中文,但是我会说英文。”于是他就可以跟你说英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