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第2/3页)

虽然当时张学良给西北军的军饷很低,但当时西北军将领为了留下这个血脉,全体军官主动降低自己的工资,就靠一万人的军饷养活十万人的大军。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二十九军在漫长的抗战期间创造了辉煌战绩。著名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的就是二十九军参加著名的长城抗战的故事。长城抗战时二十九军的军长是宋哲元,实际上二十九军这个番号在抗日刚一开始就不存在了,因为这个军太大了,平时就被缩编成三个师。三位师长分别是冯治安、刘汝明和张自忠,长城抗战的时候二十九军的大刀队已经名扬天下。到后来“七七卢沟桥事变”的时候开始抗战,二十九军这支十万人的大军又被改编成三个军,就是张自忠的五十九军,冯治安的七十七军,以及刘汝明的六十八军。

张自忠的五十九军是西北军中最骁勇善战、最铁骨铮铮的一支部队,在台儿庄战役中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台儿庄战役的第一阶段,张自忠将军因战胜日军而名扬天下,但在这之前张自忠将军也确实受了很多委屈。抗日战争时期的平津一带非常混乱,有要打的、有要降的、有要和的、有要谈的,张自忠当时作为北平市市长也只能周旋其中,曾被国人误解为汉奸、卖国贼。张自忠是个铁骨铮铮的将领,这些误解导致他日后采用半自杀式的牺牲来证明自己的忠诚。在台儿庄战役中,张自忠一战名扬天下,洗刷了自己的耻辱,全国人民奉他为抗战英雄,张自忠将军晋升为集团军总司令。

在后来和日军的随枣战役中,其实张自忠将军完全不必牺牲自己的生命。我觉得他当时就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要和日军决斗,他觉得一个军人曾经被侮辱过,被全国人民误解过,这永远是他内心最深的痛,所以一直就想用死,也就是用成仁来证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当时他只率领了一支两个团的小部队,过河去阻击日军,他身边所有人都劝他不要亲自指挥,其实到最后他还有机会撤退。可张自忠不但亲自参战,而且一步不退,坚决跟日军拼了。最后张自忠率领的这支小部队和日军一直打到白刃战,他身边的参谋都被打死了,张自忠自己也中了枪,但他还是继续高呼战斗口号,直到牺牲在日军的枪下。张自忠将军用壮烈牺牲成全了自己,用成仁洗刷了自己曾经遭受的耻辱和误解,临终前他说:“我对国家、对长官问心无愧。”张自忠是中国军人的杰出代表,纪念张将军!

| 国民党名将张灵甫阵亡 |

国民党名将张灵甫当年的名声很大,曾频频出现在各种有关解放战争的作品中,当年有个著名的电影叫《红日》,讲的就是击毙张灵甫。张灵甫统率的部队叫七十四军,当时叫七十四师。那是国民党为了蒙蔽全国人民,也是给全世界看:抗战之后我们裁军了,我们要让军队更精锐化,于是打着裁军的旗号,取消了军的番号,所有的军都叫整编师。所以当时的国民党部队没有军的番号,都叫整编师。七十四师是个整编师,其实就是七十四军。后来国民党撕下伪善面具,在国共内战的时候又叫军了。当时所谓的七十四师就是这样一个情况,这里就直接称它为七十四军。

国民党军当时有五大主力,包括新一军、新六军、七十四军、十八军和第五军,七十四军号称五大主力中最精锐的一支,又称为御林军。这五大主力是国民党军中最精锐的。解放战争初期,七十四军一直战斗在华东战场,跟华东野战军(后来改为三野)打过多场硬仗。华野在和七十四军的较量中吃过两次大亏,所以对七十四军怀着极大的仇恨。

张灵甫是蒋介石最重要的悍将之一,他原来是北大历史系学生,当时国共两军中除了孙立人之外,应该就数张灵甫学历最高了。张灵甫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后,投笔从戎上了黄埔军校。张灵甫骨子里是非常暴烈的军人性格,当年他曾因怀疑自己的老婆有外遇而枪杀了她,因此他受到了军事法庭审判,被关进监狱。但由于正值抗战时期,国民党也急于用人,他又是一员悍将,所以就从监狱中把他放了出来。当时他的同学们都已经当上师长了,而他只能从团长开始干起。团长和师长就不一样了,师长可以电话指挥,而团长得亲自扛着枪冲锋陷阵,张灵甫就曾在抗战前线负过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