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琼瑶小说,以及知识暴发户(第2/2页)

这都什么和什么呢?我看得无聊,《围城》里的一群书生,在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日子里尚能保持着优雅。初读《围城》之时觉得他们都很复杂,不懂得他们的好,现在看多了身边的乌烟瘴气的知识暴发户,反倒觉得方鸿渐也好,赵辛眉也好,其实都还算是很单纯善良的读书人,也只有钱锺书这样的人能写得出这样的一群人来,他对读书人的嘲讽,有一种只有书香门第出身的人才有的,对读书这种事的满不在乎,这是另一种单纯。这部小说,其实和它的主人公一样,对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是有趣而无用的。但在今天,就连这有趣,也成了一种奢侈品。我特别喜欢他们一行人奔赴西南联大时的路途上发生的故事,可以说,这一段描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在路上》,我喜欢他们在流离失所时还保留着的那种举重若轻的、自嘲的风度,这是骨子里流淌着读书人血液的风度。这种风度,虽不似海明威那种硬汉式的压力下的风度,却也别有一番中国式的举重若轻,谁若说这优雅很容易,去看看现在报纸上的论战满篇你死我活的政治调调,去看看论坛里动不动问候老母的掐架,就知道是何其难得了。

“恶狠狠的读书人”——我有时候看到我身边带着痛苦的表情、读着好多艰深的大部头的书的朋友,总会想到这个词。爱读书的人会一不小心成为知识暴发户,有钱锺书这样的老先生戳在那里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是让我们这些后生明白,你可以和人比掉书袋,可以和人比赛引经据典,但是一个读书人骨子里的干净和纯粹,那种浑然天成的优雅气质和无所谓,放得下的态度,却不是一个心怀杂念的人能够比得了的。知道比不了,就可以放弃比较之心和炫耀之心了。就可以把读书这件事,放得低些,再低些,低到功利心都无趣了,褪去了,再看看自己还能不能读得下书,那时候,读书才能真正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而这个世界的很多快乐都是这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