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与信义:知足常乐的源泉(第2/2页)

除了道德体系的建立,公平与分享亦是北欧人社会意识的基石和前提,甚至在幼儿园里一岁半入园的孩子都已经开始慢慢接受公平与分享的意识。近几年的幼儿教育更是打破传统,率先提出在性别上的公平待遇。最明显的就是在玩具上不再强调男孩玩具或者女孩玩具,以免过早地确立孩子的性别意识。

另外学校淡化特权意识,孩子很少攀比谁家比谁家有钱,其实北欧社会一贯提倡“均贫富”的治国理念,不仅提倡,而且认真执行。收入越高,交税越多,所以孩子们在一起,若要论虚荣,只能比谁比谁酷、有个性。

如果只是做到公平,那么显然低估了北欧国家的文明高度。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公正,才是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共赢。

公平并不一定意味着公正,在公平的前提下,重视和关注个性化的突出和发展,将人性化发展到极致,关注每一个哪怕最微小的单元,才是公正社会的意义之所在。在这一点上,北欧国家早就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如在北欧国家东风渐起的同性恋群体,提出国家的婚姻法赋予了每一位公民受到婚姻法保护的权益,这是公平的。但是对那些不愿与异性相恋结婚的公民,便无法享有婚姻保护的权益,这是公正的吗?所以近年来包括冰岛、瑞典在内的北欧诸国,率先对同性恋婚姻持开放态度。

2010年6月27日,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议案在冰岛议会被一致通过。从此同性婚姻也受到与传统婚姻一样的公正待遇。不仅议会通过,冰岛女总理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和她的爱侣、女作家乔尼娜·莱奥斯多提尔更是当天结婚!每年一度的同性恋游行规模越来越庞大!每到夏日,北欧街头彩虹旗到处飘扬。在这些飘扬的彩虹旗里,你不仅看到北欧社会人们的宽容,也看到对待不同事物量身打制的公正。

当推动一个社会进步的阶梯是基于包容、公平、公正、信义之时,人们才会得到真正的福利,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