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开窍(第2/3页)

青梅很是惊愕,她服侍太后好几年了,深知太子殿下看着温文尔雅脾气好,实则都是出于身为皇子的骄傲和教养,压抑本性而已。

他这样的人,怎么会在和郡主闹了别扭、又让宋先生训诲之后,这么快就又登门?而且他自己刚说了不来了呀?

青梅一面打发人去回报郡主,一面亲自迎到二门外,“殿下这么晚过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她故意在“要事”二字上咬了重音,刘琰如何听不出来?他心里其实也有点尴尬,但来都来了,只好说:“是有一件要紧事,先前忘了同京华说,她做什么呢?”

“郡主上完课累了,已经回房歇息。殿下有什么事,可要奴婢传话?”

这显然是托辞,这才什么时辰?许京华怎么可能不吃晚饭就歇息?

刘琰也不和青梅啰嗦,只说:“那你找个地方,让我等着,她总要起来吃晚饭吧?我只和她说几句话,说完就走。”

太子殿下这么说了,青梅也不敢多言,只得把他引进正厅,让人上茶,自己去见许京华。

许京华还瘫在床上不肯动。

“不见不见不见!”

青梅一进门就听见这一串“不见”,忙打点起笑容来,上前问:“殿下怎么得罪我们郡主了?见都不肯见?”

“他自己知道,你让他走就是了。”许京华翻身坐起,说道。

“可是殿下不肯,非要等您起来,说,只和您说几句话,说完就走。”

“他想说我就得听吗?那你让他把太子殿下的排场都摆出来,我出去跪着听!”

“郡主,”翠娥怕这事再闹大了,忙拉拉许京华的手,“这气话您当着奴婢们说说也就算了,真让殿下听见,岂不伤心?”

“是啊。”青梅附和,“兄妹两个吵几句嘴,再寻常不过,郡主生气归生气,可千万不能说伤情份的话。其实奴婢还稀奇呢,殿下也算是奴婢们看着长大的,以前和齐王殿下斗嘴归斗嘴,还真没闹过别扭怄过气,谁想到殿下还有这样的时候?”

翠娥见许京华听进去了,没再反驳,且似乎有点好奇,就搭话问:“是么?殿下和齐王殿下小时候也没打闹过?”

“没有。”青梅摇头,“殿下从小就比齐王殿下还懂事,从来不吵不闹不惹祸,每每齐王殿下闯了祸,还得太子殿下帮忙遮掩,实在遮掩不过去,先帝要教训齐王殿下,太子殿下还要帮忙求情。太后娘娘就说,没娘的孩子,懂事早。”

这一句“没娘的孩子”说出来,许京华就算有再大的怒气,也烟消云散。

她下地穿上衣裙,又重新梳了头发,绷着一张脸去见刘琰。

刘琰在前厅坐了差不多一刻,一直在想见了许京华要说什么——来的时候,他觉得这一趟非来不可,但根本没想好来了要做什么,直到青梅把他请进厅中坐下,他才发觉自己是茫然的。

与父皇那一番阴差阳错的谈话,令他始终难以平静,他一会儿想“就算有什么两情相悦,也不是同我”,一会儿又想“段弘英是胡人,比起他,恐怕娘娘倒宁愿是我吧?”

“那我呢?我想要京华来做太子妃吗?其实娘娘的顾虑也没错,以京华的脾气秉性,大约确实不适合做太子妃;若从她的处境考虑,也确实是招赘在家、自己当家做主更自在……”

正想到此处,许京华绷着脸、气鼓鼓地进来了。

刘琰心中瞬时杂念全无,只剩一个念头:“管它呢!我就想要京华!”

许京华正好和刘琰对上目光,见他眼睛亮晶晶的,像是有什么喜事,就皱眉问:“你要说什么?”

刘琰看一眼她身后跟着的翠娥、青梅。

“就这么说!先生说了,孤男寡女,独处一室,是瓜田李下……”

刘琰打断她:“看来先生教了你不少典故,那我们出去说。”他说完先出了正厅,站到院中回头看许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