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傻姑娘(第2/3页)

许京华腾一下站起来,宋怀信抬头看她:“你……”

“我饿了,先回去吃饭了。”

看着女弟子气鼓鼓跑掉的样子,宋老先生拈须微笑,“傻姑娘。”

傻姑娘气得要命,回房就让把画儿再摘下来——选吴家姑娘做太子妃是做戏,连良娣一起选,总不可能还是做戏吧?!还好意思问她段弘英是不是那个月亮!是不是与他有什么关系?!

这股气一直到第二日进宫给太后问安,都没消下去,太后现在差不多摸透她的脾气了,直接问:“这是怎么了?谁惹我们京华不高兴了?”

“没有。”无论是刘琰,还是段弘英,这俩人的事都不合适跟太后说,许京华只好冲太后露个笑脸。

太后拍拍她:“少冲我假笑。不是说,昨日有故交上门吗?怎么也不见你高兴?”

“您知道了啊。”许京华回头看一眼随她进宫的翠娥。

“别看她,不是你身边的人说的。段部子弟到京,怎么可能没人跟着?”

许京华恍然:“原来昨天有人偷偷跟着段弘英!”

太后点点头:“说说吧,这个段弘英是你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吗?”

“嗯。”许京华把两家那点儿交情说了,“我和爹来京的时候,段弘英恰好不在县城,也没来得及告别,前几个月我就写了封信,请……请白大叔捎给他了。他听说我爹没了,很担心我,昨天特地来瞧瞧。”

段弘英进了许府,人立刻又拘谨起来,两人坐到厅中叙话,旁边有春雨等人侍候,他显得十分不自在,只问了许老爹生病去世的经过,就没话了。

讲完老爹的丧事,其余别后诸事,许京华一时也不知从何说起,只说自己过得很好,再问他这几个月过得怎么样。

“他说我们走后,他回了怀戎一次,听说我们进京寻亲了,就又回了草原,直到七月才回怀戎,接到我那封信。这次是和他叔父的儿子一起来京的。”

太后轻叹:“也是个命苦的孩子。他今年多大,成亲了没有?”

“十七。成没成亲,我还没顾上问,他年初定的亲。”

“是我问错了,这事儿本来也不该问你。行,既然来了京城,又是两代的交情,怎么也得照应一二,郭楮,你安排个人,多留心这孩子的衣食住行,有什么事记得回报。”

郭楮躬身应是,许京华谢过太后,又笑道:“还是娘娘想得周到,我都没想过要去照应他,他一向是不用人照应,只有他照应旁人的。”

太后摸摸她的头:“京城到底不比别处,国子监里头不乏权贵子弟,他们又是胡人,长得就与我们汉人不同,到了国子监,难免有闹事的。”

许京华笑嘻嘻:“闹事也不怕,我敢说那些官宦子弟,就算带着随从,也打不过他一个。”

“……”太后无语片刻,才笑道,“万一别人吃了亏不服气,抓他去见官呢?”

“那也太丢人了吧?”

太后见她一脸鄙弃,笑出了声,“纨绔子弟,可不就是这么丢人么?”

“好吧,有劳郭公公了。”

郭楮一笑,欠身回道:“以后段公子有甚事,郡主尽管吩咐老奴。”

许京华又道一声谢,转回头问太后:“皇上召见他们了吗?”

“好像是今日召见吧?”太后说着看向郭楮。

“早朝后召见的,这会儿应该已经去国子监了。”

“那他们以后住哪里?”许京华又问。

郭楮道:“应是就近住在国子监附近。”

看来是还没准信儿,许京华没再问,陪太后又说了会话,就告退出宫。

她两三天就进宫一回,路都走熟了,也不用人送,自己带着翠娥往外走,刚走到一半,太子殿下就带着杨静从前面路口转了过来。

狭路相逢,也不能转头回去,许京华不情不愿地行了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