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第2/2页)

| 凡尔登战役开始 |

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最残酷、规模最大的一次陆上战役。凡尔登战役是著名的绞肉机,把德法两国百万大军都陷在里面,双方伤亡惨重。

凡尔登战役可以说是法国之殇,对法国来说那段历史简直不堪回首,有关当时双方的炮火之猛烈,可以看一下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一部电影叫《战马》。其中有一个场景大家一定记忆犹新,就是主人公在去救那匹马的时候,要穿过双方阵线之间的封锁线。镜头里每一寸土地都是炮弹坑,没有一寸土地是结实的。当时冲锋的时候非常惨,就是因为双方已经有强大的战线工事,有铁丝网、有地雷、有炮弹坑积水等等,冲锋号一响,战士们一出战壕全部陷在泥里,面对大炮、机枪、毒气,人就完全暴露在那儿。凡尔登战役的伤亡之惨重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二战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大的伤亡,能在中间地带泥潭里打死五六万人,这样的伤亡是非常非常惨烈的。

军事上“矛”(攻)和“盾”(防)老不能成对出现。有时候“矛”很尖锐而“盾”没有,比如说飞机来的时候,由于没有防空导弹,飞机就驰骋天空,高射炮其实起不了多大作用。但一战是一个“盾”突然超过“矛”很多很多的大战。一战时期已经有了大口径的远程大炮,陆军密集的炮火非常猛烈,而且从日俄战争就已经开始有了机枪,然后使用铁丝网这种东西,还大量使用地雷。对付所有这一切最锐利的“矛”的就是坦克,它是在凡尔登战役打响七个月后才在索姆河战役中首次出现的。当时步兵手里没有冲锋枪,冲锋枪也是一支小小的“矛”,是近距离战进攻一方的最重要法宝。德军二战的时候的闪电战最重要的就是靠坦克和速射的冲锋枪。但是一战的时候,进攻一方依然拿着一次打一发的单发步枪,上面只有长长的刺刀。所以凡尔登战役时防守一方有极大优势,双方爆发这种消耗战时,所有的人只能投入“绞肉机”,一进攻就得在泥潭里爬,五百米的间距几万人得爬三小时,都在炮弹坑里浑身裹着泥浆,而且伤员全都陷在泥潭里背不回来。很多电影,包括布拉德·皮特成名作《燃情岁月》里面就讲到他们家的三弟在一战中间参加冲锋时,被铁丝网钩住无法脱身,最后没办法过铁丝网,就挂在上面,被机枪打死,非常惨烈。

当时双方都以爱国主义为旗号,法国提出的口号也很壮烈,就是“法军不能让他们从这里过去”。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期间伤亡最大的一场战役,双方伤亡人数高达百万,非常惨烈。战争结束之后,德国、法国、英国,满街都是瘸子,实在是令人伤痛。所以人类还是应该以善良为本,和平比什么都重要。

| 《共产党宣言》发表 |

1848年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伦敦发表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对人类、对我们国家、对很多很多国家,都造成了深远影响。

| 英国探险远征队发现了格陵兰岛 |

1832年的今天,英国的探险远征队发现了格陵兰岛。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如果再大就不叫岛了,叫大陆。澳大利亚就比格陵兰岛大一点,就是大陆。

格陵兰岛的英文名字叫Greenland,我们音译叫“格陵兰岛”,而字面意思是“绿地”“绿野”。格陵兰岛对面的一个小岛叫冰岛Iceland,我觉得这两个名字正好弄反了。其实冰岛上没什么冰,是一片美好的绿野。而格陵兰岛什么绿的也没有,全是冰,冰的厚度甚至于超过纽约帝国大厦的高度。

格陵兰岛属于丹麦,丹麦自己的国家非常小,但是加上格陵兰岛,就成为欧洲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了。丹麦拥有了格陵兰岛很多很多年,但其实也没什么用,岛上只有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