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斗法定乾坤(上)(第4/8页)

纪大肚子挥手屏退下人,亲自引领崔老道入席。崔老道进了饭厅,偷眼往八仙桌上观瞧,不由得心花怒放,热腾腾的饭菜已经摆满了桌子。盘子里整根的葱烧海参跟孩子腿那么粗,成对的大对虾跟孩子腿那么粗,焦熘鳝鱼段儿跟孩子腿那么粗,九转肥肠也跟孩子腿那么粗,这一桌的“孩子腿”得多解馋啊?正所谓用料讲究之至。咱再说这个味儿,山东厨子拜师学艺,到学成之时,师傅必定传给徒弟一味独家秘制的调料,甭管做什么菜,放一点儿进去,香鲜之味顶风都能飘出半里地。山东鲁菜位列四大菜系之一,与川菜、粤菜、淮扬菜各有所长,绝非是浪得虚名。当年皇宫里的御厨大部分是山东人,大清国江山易主,树倒猢狲散,宫廷王府里的御厨从此散落民间,不过只要有能耐,干这一行的走到什么地方也是吃香喝辣的。纪大肚子雄踞济南,招到督军府的大厨自然是一等一的手艺。

二人坐定了,纪大肚子端起酒杯,道了一个“请”字,仰起脖子一饮而尽,这叫先干为敬。此酒名为“黄河龙”,乃当地名酒佳酿,色泽微黄,散发出幽幽芝兰香气。崔老道客随主便,再馋也不能先动筷子,先过足了眼瘾,陪纪大肚子饮下三杯接风酒,他就掂起前后槽牙,打开里外套间,紧着往嘴里填,就觉得一双筷子不够用,恨不得端起碟子碗直接往肚子里倒。纪大肚子已经吃腻了山珍海味,只顾在一旁劝酒布菜。崔老道平时吃不着好东西,真要吃起来,那可以说是叱咤风云,尽显铁嘴本色。一条舌头两排牙,耍得甭提多利索了,嚼着肉、喝着酒,还不耽误说话聊天儿,这可是崔老道练了多年的独门绝技,别人想学也学不会,桌上就看他一个人忙活了。酒过三巡,纪大肚子放下筷子,赔着笑脸说道:“崔道爷在江湖上号称铁嘴霸王活子牙,气死诸葛亮、赛过刘伯温,未卜先知高术士、祥殃有准半神仙,五行道术移山倒海、掐诀念咒降妖捉怪,别看瘸了一条腿,道法在内而不在外,有朝一日功行圆满,便是异相真仙,到时候纪某也跟着沾沾光,封枪挂印,上天当神仙去。”

这全是崔老道以前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话,跟谁说全是这一套,纪大肚子背得倒是挺清楚,如今旧话重提,他也不能不认。准知道纪大肚子大老远把自己接来,不可能只为了吃饭叙旧,外加说几句奉承话,接下来就得说正事了。果不其然,纪大肚子又往下说,为什么请崔老道来这一趟呢?

原来山东境内另有一支军阀部队,为首的姓阚,是土匪出身,向来心黑手狠,且生性多疑,杀人之后不放心,往往还得再补三刀,因此人称“阚三刀”。纪大肚子和阚三刀两路人马那叫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双方势均力敌,谁也灭不掉谁,在山东境内屡次交战,杀得昏天黑地,折腾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后经巡阅使调停,不得已罢兵言和,把地盘一分为二,划定了楚河汉界,分别占据了济南城的东西两边。纪大肚子是左督军,占着城西;阚三刀是右督军,占着城东。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一女不事二夫”,这两个人面和心不和,都恨不得一口把对方吞了,可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两个当官的明争暗斗,手底下当兵的也没闲着,一方在东一方在西,时不常擦枪走火,这边打个冷枪,那边放支暗箭,摩擦不断,搅得济南城里城外鸡飞狗跳,没个安宁。关键还不是谁把谁灭了,那个年头儿军阀混战,谁赢了就能收编对方的军卒,缴获装备,占领地盘,实力可就实实在在扩充了一倍,所以两个人都憋着劲儿吞并对方。

阚三刀多次在背地里给纪大肚子下绊,阴损坏的招儿没少使。纪大肚子娶了好几房姨太太,其中一个姨太太的弟弟跟着纪大肚子,在军中当个副官,带兵打仗不会,吃喝玩乐全行,所以过去有个说法,说是少爷、姑爷、舅爷,这三位“爷”一概不能用,招灾惹祸的全是他们。前些日子,纪大肚子的这个小舅子玩遍了西城,心血来潮非要去阚三刀管辖的东城一家饭庄喝酒,偏偏酒后失德把这个饭庄砸了个一塌糊涂,被阚三刀撞了个正着。阚三刀正愁不知道怎么给纪大肚子上眼药呢,居然让他逮到一个主持公道的机会,怎能错过?将此人抓回去打了个皮开肉绽,小命几乎不保。纪大肚子得知此事,起初觉得小舅子是咎由自取,活该倒霉,可是架不住姨太太天天吹枕边风,几次三番下来,把纪大肚子说成了缩头的王八。纪大肚子一腔怒火无处发泄,心说:“你阚三刀打狗还得看主人,太不把我纪某人放在眼里了。”为了报复,他率兵出城刨了阚三刀的祖坟,棺木见天,挫骨扬灰。反正他纪大肚子没祖坟,不怕阚三刀以牙还牙。在过去来说,刨人祖坟可犯了大忌。阚三刀气得三尸神暴跳、五雷豪气腾空,牙都快咬碎了。恰在此时,打关外辽东打火山下来一位异人,号称有改天换命之术,指点阚三刀把右督军府的大门拆除重盖,扩大了一倍有余,顶天立地足有三丈,凑成一个阳宅形势,称为“天上一张口”,等同于一口吞下纪大肚子的左督军府,拿尽了他的运势,迟早让阚三刀杀个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