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修改(第2/2页)

“行了,我再琢磨琢磨怎么改吧。”姜文如此说道。

看着姜文平静下来,林子轩离开了姜文的电影公司。

姜文不是一个善于经营的人,他当初开这家电影公司的时候意气风发,想要做一番事业,到了现在只剩下一个空壳子。

主要是产量太低,你几年才拍一部片子,公司里的员工怎么养,谁还愿意跟着你。

如果像冯小刚那样一年拍一部票房大卖的电影,还能维持的下来。

在国内,像姜文这样的情况不少,张艺谋以前也有自己的班底,不过现在他加入了张伟评成立的影视公司,成为艺术总监。

随着国内民营影视公司的迅速发展,导演从海外获取资金,单打独斗的局面将逐渐消失。

加入影视公司,成为签约导演,这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

影视公司为导演提供拍摄资金和配套服务,导演可以安心拍片子,不用为其他琐事操心。

林子轩回到家里,慕姗姗正在看电影。

“姜哥怎么样?没问题吧?”慕姗姗关切道。

“没事儿,就是发发牢骚,他心里明白着呢。”林子轩回答道,“看了李桉的片子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找到采访的要点?”

由于要给李桉做一次访谈,慕姗姗正在做功课。

采访一位导演,至少要把人家的电影大致过一遍,这是最起码的尊重,别闹出笑话来。

李桉的电影没有在内地上映过,慕姗姗从广播学院的表演系找来了录像带。

“说不好,他的电影感情方面表现的很好,尤其是在处理女性之间的感情上非常细腻。”慕姗姗评价道,“我看了一些影评,大多集中在李桉怎么沟通东西方文化上,对于电影本身的评论倒不是很多。”

慕姗姗之所以没有在李桉刚来京城的时候就做访谈,是因为不太了解李桉和他的电影。

再说,国内的电影圈对李桉的研究不多,资料不好找。

“观众不见得喜欢听电影里的故事,他们都没看过李桉的电影,估计更喜欢名人的八卦,比如李桉曾经在家里闲了六年时间,李桉和好莱坞大明星的合作等等。”林子轩分析道。

“那怎么能行?我想进行有深度的访谈。”慕姗姗坚持道。

“好吧,到时候别忘了问他对奥斯卡的看法,观众肯定想听这个。”林子轩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