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拜码头(第2/2页)

这些在合同中都有规定,广告植入的钱可不是白拿的。

尤其这次还要和好莱坞合作,对冯小刚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挑战。

《大腕的葬礼》这部电影和冯小刚前期的贺岁片有着不小的区别。

前面三部贺岁片情节相当轻松,葛优扮演的小人物幽默风趣,还会安排一个完美的结局。

《大腕的葬礼》除了京味的调侃风格外,加入了更多社会热点问题和具有争议的话题。

比如房地产热、娱乐炒作风气、无孔不入的商业广告和互联网热潮等等。

将这么多错综复杂的内容和时尚元素浓缩到一起,用一种荒诞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已经不同于以往取悦观众,刻意追求大团圆结局的叙述方式。

而是带有黑色幽默的一部片子,观众能从中感受到辛辣的讽刺和鞭挞。

这算是一种转型,虽然转型的不太明显。

冯小刚从早期的调侃转向了刻画现实的路子,这种转向能让北方和南方的观众都能接受他的电影,从而改变“北热南冷”的地域局限。

毕竟电影想要在国内取得高票房,争取南方的观众相当重要。

离开华影集团,林子轩和冯小刚聊起了新片的事情。

《大腕的葬礼》中需要一位好莱坞演员,以影片的投资想要请一位好莱坞大牌明星显然不现实,三千万人民币相当于四百万美金,估计都不够明星的片酬。

这位好莱坞演员的片酬最好控制在三十万美金以内,和葛优的片酬相差不多。

不过三十万美金恐怕只能找好莱坞的底层演员。

这件事是哥伦比亚亚洲电影公司在负责,芭芭拉在美国为电影选角。

芭芭拉想把《大腕的葬礼》推广到北美地区,所以她想找一位在美国有影响力的电影演员,谈妥后会把演员的资料传过来。

“我看还是别找什么明星了,太难伺候,找一个稍微有表演经验的演员就行,省得麻烦。”冯小刚提议道。

这倒是实话,好莱坞明星要求太多,要住五星级酒店,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等等。

林子轩想找那种以前红过,现在过气的好莱坞演员,最好在华国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