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8章 吸进去喷出来不容易的冲压发动机(第2/4页)

刘一九跟他讨论了不少关于战略轰炸机项目的一些技术构想,赵秉义对于刘一九的想法极其重视,连续两个小时,基本上都是刘一九说,他在自己随身携带的工作笔记本上面不停地做着记录。

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刘一九也是详细地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会如此考虑。很多东西,明明是后世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刘一九不能说明白,只能说是自己的想法,让赵秉义的团队去进行实验。

“在这个过程中,图-160的仿制研究工作也是不能停的。目前这种战略轰炸机,确实足够先进,但是毕竟是十多年前的设计了,等到十年之后我们能够让白天鹅出现并且执行任务的时候,我们需要让这种战轰依然保持不落后。否则,到时候也是落后的东西……”刘一九提醒着赵秉义。

战略轰炸机跟民航客机以及军用运输机都是不同。

所以,刘一九同样也是提醒赵秉义在研究过程中不要受到运二十一些设计的影响。

两人聊了很久,直到赵秉义的疑惑全部被刘一九解决了,他才离开。

刘一九本来想要好好地休息一会儿,却让秦远跟杜仲坤一帮子搞导弹的老头给堵住了。

“你小子太不厚道了,咱们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既然搞出来了,为什么不先给我们?导弹使用,可比使用在战略轰炸机上面更加容易实现吧?”杜仲坤一脸的不满。

冲压发动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中国在这方面,研究比不上苏联跟美国,苏联已经有了成功的实用案例,日炙反舰导弹就是有着冲压发动机。

美国倒是没有,中国更是处于起步阶段。

日炙导弹刚回来,杜仲坤就缠着刘一九同意让他们拆掉一枚进行研究。主要就是需要对导弹的冲压发动机进行研究。

他们认为,刘一九是从国外搞到了这方面的研究技术。

居然先用到难度更大的战略轰炸机上面,如何能够舒服?

“杜老,我这不是还没有来得及么?这技术是从那U盘里面破解出来的,只是一些基础的东西,而且主要是针对飞机的大型冲压发动机,没有用于导弹的小型冲压发动机啊……”刘一九哭丧着脸。

这些老头子的年龄愈大,越就越难缠,甚至有时候如同那些小孩子,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手段都能够使用出来。

老小孩,老小孩,越老越像小孩。

刘一九作为他们的家长,打不得骂不得……

“那我可不管怎么多,你就说说,咋补偿咱们吧。原本新一代的长空利剑就是考虑上这个,却由于冲压发动机刚刚起步,一直没有进展……还有我们的巡航导弹研究,也能上冲压发动机嘛……”秦远看着刘一九的表情,可不管这么多。

冲压发动机,用于导弹跟火箭,其实远比用到飞机上面更加容易。

当然,这个容易只是相对来说的,中间的技术绝对不是能够轻易解决的。

不然苏联也不会从六十年代就开始研究,搞了差不多三十年,才有了一款实际运用的日炙反舰导弹。

这是一款任何航空航天大国都必须重视的发动机。

冲压发动机的模型很简单,相比涡轮风扇发动机需要串联多个压气机涡轮、实现对空气的压缩,冲压发动机中没有涡轮压气机,甚至根本没有转动部件,简单了实在太多。

对于减轻飞行器的重量,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让飞行器速度更快,非常有帮助。

原理更简单,就是在飞行过程中,发动机把飞行器飞行时候产生的高速气流吸入发动机,压缩之后再喷出去。也就是一个吸进去,在喷出去的简单过程。

要实现这一过程,并不容易。

特别是飞机发动机,一般情况下,冲压发动机需要在飞行器达到3马赫的速度之后才会启动。超音速燃烧的冲压发动机,更是需要超过5马赫之后才会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