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成长(第7/8页)

彼得常教西莉亚打高尔夫。

“提醒你,我们千万别赶着打,只打几洞就好,慢慢来。要是太热的话,就坐下来抽一斗烟。”

这程序很适合西莉亚,她对赛事很没“眼光”,这点很让她泄气,遗憾程度仅次于她的“没身材”。彼得却让她感到这点无所谓。

“你又不要成为专业球员或者专攻锦标的人。你只是想从中得到点乐趣,就是这样而已。”

彼得自己则是对各种赛事都精通,天生就有运动细胞,要不是他生性懒惰,大可以样样都名列前茅的。但就像他所说,情愿把比赛当作游戏。“干嘛要把这事变成正经事呢?”

他跟西莉亚的母亲相处得非常好,她喜欢梅特兰一家人,而彼得则是她最喜欢的一个,喜欢他懒洋洋的亲和力,讨人喜欢的态度,以及真正善解人意的性格。

“你不用担心西莉亚,”有一次他提议跟西莉亚一起去骑马时说道,“我会照顾她的。我真的会好好照顾她的。”

米丽娅姆懂得他是什么意思,她感到彼得是个靠得住的人。

彼得对西莉亚和少校之间的情况略有所知,很含糊婉转地给她忠告。

“西莉亚,像你这样的小姐,应该嫁个有点‘银两’的人。你是那种需要照顾的人。我倒不是说你该去嫁个可恶的有钱犹太小子,不是这意思,而是个喜欢运动等等的,且能照顾你的体面人。”

彼得放完假回部队去了,他的部队驻扎在奥尔德肖特[2],西莉亚非常想念他。她写信给他,他也写给她。很轻松的家常聊天信,就跟他讲话差不多。

等到德伯格终于肯接受拒婚,西莉亚却觉得颇怅然若失。抵挡他的追求攻势所花的精神,比她自己想象的要多。最后一次真的分手后,她又怀疑自己是否会后悔……说不定,她其实是比自己所想的在乎他。她想念他的情书、礼物以及不断的追求攻势。

她也搞不懂母亲的态度。米丽娅姆是放下心来,还是感到失望呢?有时她觉得是前者,有时又觉得是后者;事实上,她想的“虽不中,亦不远矣”。

米丽娅姆第一个感受是放下心来。她从来都没真正喜欢过德伯格,也一直都不太信赖他,虽然她从来都无法确切指出是哪一点不值得信赖。无疑他对西莉亚是很专一,他的过去也没有什么不像话的地方,事实上,米丽娅姆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观念是:拈花惹草过的男人更有可能成为比较好的丈夫。

最让她担心的反倒是自己的健康状况。从前隔很久才会发一次心脏病,现在发作的频率多了。从医生们支吾又婉转的说词中,她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她有可能很长命,但也同样有猝死的机会。到那时,西莉亚怎么办呢?钱剩得这么少,少到只有米丽娅姆知道。

这么少……这么一点点……钱。

J.L. 评

如今我们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要是只剩这么少钱,干嘛不让西莉亚去学一技之长呢?”

但我认为,米丽娅姆想都没想过这点。我想她是个很热心接受新想法和新观念的人,但我不认为她有过上述想法。就算有的话,我觉得她心里也没有准备这样做。

我将之视为她很知道西莉亚最脆弱之处,你大可说,只要去学一技之长,就不会这么脆弱了,但我不认为会是这样。就像所有活在内心世界里的人一样,西莉亚对于外在影响特别有抗渗力,一扯到现实,她就很笨。

我认为米丽娅姆对女儿的不足之处很清楚,她帮女儿选择读物,坚持要她阅读巴尔扎克以及其他法国小说家的作品是别有用心的。法国人是很了不起的写实家,我想她要西莉亚了解人生和人性是很共通、有声有色、精彩、藏污纳垢、很悲剧性又很充满喜剧性的。她并未能达到目的,因为西莉亚的本性就跟她的外貌一样,都是很北欧风格的,对她而言,长篇传奇、英勇航行历险故事以及英雄豪杰,才对她口味。童年时沉醉在童话故事里,长大后喜欢的作家也是梅特林克[3]、费欧娜·麦克雷[4]以及叶芝[5]者流。她也阅读其他作品,但是那些作品对她来说很不真实,就像讲求实际的写实派觉得童话故事和奇幻故事很讨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