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读书》栏目(第2/2页)

他原本并不热衷于购买旅行纪念品,但当他去了派拉蒙的片场之后,那么多模型跟周边完全按捺不住,杰克·哈里森看到他这点小爱好之后也代笔派拉蒙给他赠送了几个限量版的周边。

挂掉电话,林翰忍不住伸了伸懒腰,时差还有些影响,大白天犯困,晚上精神抖擞,这似乎是很多年轻人当下固有的毛病,一到凌晨就精神百倍。

现在既然无聊,而且乏味,干脆就看电影好了,要当导演就必须有足够的阅历,别的不说,知名电影肯定要挨个看完,同时得出自己的看法。

看片量是非常必要的,最起码都要看过五百部电影才行,这些只是最基础的东西。

按照林翰的计划表,他先看IMDB前250跟豆瓣电影前250的电影,这些主流的电影其中有些是他上辈子看过的,但那都是建立在自己是观众的基础上,现在他要站在导演的角度分析这些。

不只是看股市,更要看剧本、演员的表演、镜头意识,达到看喜剧片不想笑、看悲剧片不想哭的地步。

看片量上去了,才会有讨论的基础,不然别人问起某个导演的电影,让你分析一下,结果说不好意思我没看过这部电影,那不是丢人吗!

除了这些主流的影片之外,林翰手里面还有一个北京戏剧学院的导演系必看片单,这是原著记忆里面的东西,每个国家的电影都有涉猎。

从法国到意大利,从德国西班牙到捷克日本加拿大,这些不同国家的电影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来。

因此林翰一边看电影,一边在本子上纪录着,等一部电影看完之后再写详细的记录储存起来。

这原本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项目,但林翰来到这个世界并不算太久,他只有抓紧时间才能做到这些。

一部又一部的电影看完,林翰在这些排行榜里面找到了一些熟悉的电影,但也发现另外一些电影失去踪影,这种缺失让他再一次感受到了两个世界的不同。

当陈佳璇敲门而入的时候,林翰正靠在沙发上在观看意大利导演费里尼的电影《道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拍摄风格,画面都有些模糊,但他却看得如痴如醉。

“我跟《读书》栏目组那边商量过了,明天下午两点就录制关于你的项目,谈论的书就是你的《我,机器人》以及科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