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2001:太空漫游》(第2/4页)

“行行行,等航天中心那边确认之后就给你一本实体书,说不定还是上过太空的那本书的兄弟姐妹。”

李文渊那边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得到了这么多有用的信息之后就挂掉电话,他想要给林翰更多的时间来准备新书。

……

选择写《2001:太空漫游》其实很正常,这本书就描述了地球文明从几百万年前的非洲古猿到前往太空的故事。

当初林翰刚刚接触科幻小说不久,他的物理老师算是最早一批的科幻爱好者,上课的时候就给学生们推荐了这本世界科幻殿堂不可超越的巅峰之作,号称一笔写透人类终极归宿,好莱坞经典电影的原著小说!

不过那时候林翰还是一个普通高中生,周末去把《2001:太空漫游》这部电影下载到电脑上面之后,却觉得尤其过誉,评论家们说得格外伟大,但早先时候根本看不出来。

比如原著小说前面部分的太初时代,对古猿的描写内容非常丰富,古猿简单基础的心理活动、神秘石板对古猿的影响、古猿如何向人类迈进的一小步,甚至古猿如何在食物链上改变了自己的地位!

其中有段语言的产生和人类文明的关系,林翰当时看的时候觉得很有启发性。

不过在电影里面,就是一群猿猴,开始发傻,后来发疯,没看过原著的人很难理解它们究竟在干嘛。

毕竟这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电影,画质、音效、配乐甚至演员的表演、特效、演员的口音都有些落伍了,而且有部分画面反复出现,让人忍不住产生讨厌的情绪!

当初林翰在看完了那部电影之后,就对所谓的原著小说嗤之以鼻,不敢去触碰。

之后到了大学时才有所改观,因为他在图书馆里面看到了好几本标题相似的图书,从2001、2010到2061、3001应有尽有。

看着这些雷同的书名,他一直以为是有人通过电影模仿的伪书,没什么兴趣,可是有一天忍不住全部给借出来阅读一番,这才发现他差点就错过了经典!

《太空漫游》四部曲的作者克拉克是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被《洛杉矶时报》评价为太空时代的桂冠诗人,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大科幻小说家之一!

《2001:太空漫游》是克拉克与电影导演斯坦利共同创作的一部作品,可以说这部小说就是为了电影的剧本而创作的,后来小说也独立成为了科幻小说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斯坦利在制作同名电影的同时,克拉克正在努力完成小说的最后一稿!

于是在1968年的春天,电影比小说早几个月诞生了,很多读者都觉得小说解释得太多,破坏了电影的神秘性,不过克拉克却觉得印刷文本原本就该比电影展示出更多的细节来。

把电影跟小说相比较来说,林翰还是更加偏爱小说一些,这并不是说电影拍得不好,而是电影跟小说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蕴含的信息很多都是影像不能呈现的!

从第一部小说可以看出来,克拉克大概根本没有打算写后面三部,小说的情节跟电影略有出入,但并不影响大局。

可是从后面的《2010:太空漫游》开始,小说情节就跟前面一部小说有出入了,反而跟电影情节挂钩。

这大概是因为电影太有名气,所以作者就顺便跟着电影续写起来,但只是部分细节,并不影响故事大局!

小说跟电影都十分伟大,同时也有很多被誉为神预言的地方,这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太空漫游》的牛逼之处。

电影跟小说都是在1968年上映、出版的,那时候人类还没有登上月球。不过就在几个月之后,美国人就登上了月球,阿波罗号的宇航员们都看过这部电影,还在飞船里面播放了《蓝色多瑙河》!

电影一开头的航天飞机,在那个年代根本不存在,更不要说是空间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