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二选一(第2/3页)

就算是BP,此时也说不准阿塞拜疆的政治局势,只是在旁边蹲守,等着最后的结果?

苏城暗想:阿塞拜疆是在今年10月,举行第一届的总统选举,大概只有胜利者,才有与外国石油公司洽谈合同的资本吧。

不过,现在接触,提前投资,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

苏城摸着下巴,还真的思考了起来。

大华船业初长成,上半年已经产生了2000多万元的盈利,下半年的盈利只会更多。以目前的状况推断,最多三年时间,大华船业的主要投资就能收回。大华实业的现金流,也将达到新的高峰。

此时投资新油田,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阿齐久油田有些太大了,投资的期限也太长了一些。

记得,媒体宣传的数字总是要有几十亿美元的,否则怎么配得上“世纪合约”的称号。

再算上石油管道的,要完整开发阿齐久油田,没有六七十亿元是不够的。

在1993年的中国,大华若是能拿到六七十亿美元,全部用来投资地产的话,收益也不会少的。

苏城甩甩头,将这个念头抛去了。

购入六七十亿美元地产的私企肥羊,简直是等着被屠宰。

祁蒙看到他的动作,问道:“苏董想到了什么?”

苏城不答反问,道:“嗯……你前面问我石油开发,你们是不是有新的政策?”

“我们哪里有资格出政策。”祁蒙呵呵的笑了,其实挺受用的。作为中央部门的核心干部,他们这些年轻的中层干部,就像是过去的翰林官似的,在细节上控制着政策走向,说政策是他们出的,也是可以的。

笑过,祁蒙才说道:“你知道的,国内目前的政策,是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不过,能源部刚刚取消,石油总公司,石化总公司和海洋石油总公司究竟怎么走出去,就只能凭他们的自觉了……怎么,大华实业,有兴趣了?”

“大华是石油企业嘛,我们对各国的能源信息,还是比较关注的。”苏城做了几年的企业,如今说话也开始学的含混起来。

“国内企业,如果都能像大华实业一样就好了。”祁蒙感慨了一声,道:“三家石油公司,都没有什么动作,就是刚才说的石油管道,也不是特别的积极。”

苏城笑而不语。这几乎是必然的。开发国外油田是多辛苦的事?哪有直接从国外进口油品来的痛快,反正都是一样的赚钱。如果是国内的油田,三桶油或许会有些兴趣,国外的油田和管道,那就是纯粹的政治决策了,祁蒙期望的积极,几乎是不可能的。

祁蒙也就是发发牢骚,转瞬笑道:“苏董要是有兴趣开拓国外市场,我一定支持。”

“有贷款支持吗?”苏城眼神都亮着。

祁蒙苦笑:“现在哪里有贷款啊。全国都在抓过热,批不下来的。”

苏城遗憾的叹了口气,这个情况其实是能预料到的。92到93年度,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达到了13%,货币增发了34%。仅此两样,就让主管经济的领导应接不暇,治通胀、软着陆的问题,足以耗费他们所有的精神。

国内的事都处理不好,发改委对国外着实是力不从心了。贷款更不用说了,银行的银根缩紧是从根子上的,外汇贷款只会越发的艰难。

如果不是中船帮忙做了些贷款,大华实业的信贷流动会很低。

相比之下,祁蒙的能量小的多,责任也少的多。

他能专注于中国的能源安全,在1993年的时候,已属偏门了。

前面的参观阵形一转,记者们开始扑上去照相。

苏振国招呼着苏城也过来。

苏城摆摆手,婉拒了。

他还不想和苏系靠的太近。

有几个苏系的男人,不禁失望的叹口气。

对苏城来说,加入家族,就意味着得到家族的资源和配合。但对苏家内部的很多人来说,大华加入了家族,就意味着家族的资源和配合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