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京(第2/3页)

苏城直接坐上了大华实业的礼宾车,身后是一串来接他的黑色奥迪与桑塔纳,其中既有大华总部的人员,也有大华实验室、大华燃气公司等分公司的车辆,除此以外,似乎还有政府和其他公司的公车排在百米开外。

“怎么来了这么多人?”苏城心里不觉得舒服,大华实业可是私人公司,若是官僚习气泛滥的话,花的也是他的钱。

张超仿佛能猜到他的想法,笑着解释道:“您不要以为他们是来接您的,他们是来接经费的。”

“嗯?”苏城正揉着鼻梁,不由停了下来。

张超嘿嘿的笑了两声,道:“坊间流传,大华实业的苏董赚了好大一笔洋人的钱。所以,大家都来化缘了。”

“我看见有政府的车,这大华自己的车是怎么回事?”

“集团内的经费不也得竞争?这还是您自己订的制度呢。”张超又向外瞄了一眼,指着辆显眼的奔驰,道:“您看那些,都是咱们供应链上的人,他们也指着能从大华实业拿到些补贴呢。”

苏城哑然。这还真是他自己订的制度,在其看来,抢经费是一种相对良性的集团内竞争模式。一家集团内的分公司或部门,若是连经费都抢不够,或者抢多了经费不会花,那自然是某个方面出了问题。目前的大华实业欣欣向荣,经费的争夺倒是不太激烈,但也决定了部门内的薪资和晋升机会。

一旦集团多了大笔的现金,各个部门和分公司自然不能守株待兔。

至于供应商的补贴制度,一样是出于竞争的需求。大华实业的生意越做越多,涉及的行业也就越来越多,围绕在他周围的供应商也就越来越多,为了给供应商划线,补贴制度自然而然的被请了出来。

对于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的供应商,补贴几乎是他们的全部利润来源,再重要不过了。

苏城想明白此节,也只好无奈耸耸肩,道:“集团内应该是不缺现金的,对一般的部门和分公司来说,本财年的预算不会增加了,你把我的意思传达下去。”

张超坐镇家中,很清楚各部门的想法,不由挠头道:“就怕大家都觉得自己的部门和公司不一般。”

“那就明说吧,除了大华投资、大华实验室和大华燃气公司以外,其他部门原则性不增加预算。所以,除了这三家公司的代表以外,让其他公司的统统滚蛋。”

“明白!”张超笑呵呵的敬了个礼,算是对苏城爆粗的配合。

一通电话打出去,张超摇摇手上的电话,道:“新的蜂窝技术移动电话,以后的移动电话就不会像大哥大那么重了。”

“诺基亚的?”苏城都没有仔细看,便道:“我好像还买了诺基亚的股份,看来能赚不少。”

“买这种公司的股票,要花不少钱吧?”

“嗯,正好现金充沛。”苏城知道张超想问什么,也没有说具体数字,笑笑道:“总之,再投资几个诺基亚,我们的资金也够。”

“那就好,不过,您前面说会给三家分公司增加预算,怎么还包括大华燃气公司?”在大华实业的公司体系里,大华燃气公司的存在感是比较弱的,它虽然获得了数个沿海大城市,以及国内数个重要城市的燃气管道合同,也已产生了大量的利润。但在公司发展和盈利增长方面,大家普遍认为大华燃气公司的空间是最小的,张超有点想不明白苏城增加预算的意义。

他甚至在心里想:会不会是集中扩张?

毕竟,大华燃气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各个城市的官员,平时要扩张,非得打通关节才行。不是光有钱就能做到的,除非是大华实业的整体方向发生变化,方有叫板的资格。

苏城却是很自然的道:“坊间的消息,有好处也有不好处。既然躲不过了,那就见一些人,正好把大中城市的城市燃气管道给敲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