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我家没有大草原,养不住你这匹野马(第3/4页)

西方音乐进入中国,流行歌曲开始大量的出现时,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也开始尝试着改变,从而音乐教育领域、音乐理论界、音乐创作界开始将中国民族音乐的范畴进行拓展,诸如:技巧的创新、风格的取向等都拓宽了。王茵的演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也开始适当的发生改变,在保留民族声乐的优势上开始融合西方音乐知识,进而更好的与世界音乐接轨,扩大中国音乐的知名度。

如今,王茵的演唱风格走向成熟,她的声音表达、歌唱技巧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她的声音柔美、呼吸流畅、呼吸控制自如等等能够很好的引发与群众的共鸣,尤其她中声区圆润、轻松流畅,富于表现力;高声区明亮、通达,并带有泛音。这样一来,她的演唱风格在展示民歌演唱时的柔美、细腻的音色的同时,又具有西方声乐中穿透力的歌唱共鸣。

而王雨,现在不仅仅是单一的对西方音乐进行借鉴,还开始探究适合她自己的民族唱法道路,尝试将西方交响乐与民族唱法相结合,从而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即能够感受到民族气息和地方色彩,又能够感受到西方交响乐的端庄、典雅等等。

但这条路,她才开始走没多久,王茵却已经走了好几年,走得很远。

如果让王雨现在举办两种音乐会场、两种不同的风格,她做不到,而王茵却拿捏有度、表现游刃有余。

王茵的演唱风格拓宽了传统民族声乐风格,同时也给了她自己在舞台上演唱定位了新的风格。

饭桌上,陈子昂完全成为了路人。

王雨和王茵探讨得最多,蓝叶清时不时请教一些问题。

陈子昂有些尴尬,他现在心思不在这上面,怕加入进去后,王茵会对他抱希望。

他不敢跟王茵见面太多,就是怕王茵认为他回头是岸,然后对他倾囊相授。

那他怎么办?

他怕辜负老师的期望,他这辈子是不可能继承老师的衣钵了的。

“时代在改变,传统民族演唱风格需要再创造。”王茵跟王雨和蓝叶清说道:“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见识的宽度使得他们对音乐的鉴赏水平也不断的提升,中国民族音乐也就不得不开始向着科学性方向发展。我现在在演唱过程中,保留民族歌唱方法的基础上,开始融入一些其他唱法的优点,诸如:美声唱法。进而总结出具有中国民族代表性的、科学的民族唱法,既具有传统民歌的吐字清晰、气息灵活、声音甜美的特点,又具有美声唱法宽阔的音域、声区统一、混声的优点。比如我在唱《龙船调》的过程中,通过这样的科学性的唱法,吐字清晰、感情真挚,低音区高位置,让人们清楚的知道音乐作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进而容易在大脑中形成特定的画面,加之节奏的轻快,能够很好的激发听众的共鸣。”

王雨点头,虚心受教。

她很清楚知道,王茵的尝试,推动了混声技能的科学性发展。

民族音乐本身代表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某种符号,中国是一个民族大国,任何音乐都或多或少的能够显现民族性。王茵作为民族声乐歌唱家,民族性是她演唱风格的灵魂所在。

但她对传统名族演唱风格进行再创造,即:创新,从听觉、视觉等方面都对歌唱进行了变化,从而向观众传递了全方位的、民族性浓郁且能够满足大众口味需求的民族音乐。如:《小背篓》的创新演唱,能够让人们更深入的体会到湘西的小姑娘生活的那种场景、民族习俗等。

陈子昂旁听,虽然装作不怎么用心,但其实很认真,心里特佩服老师。

任何事物想要可持续发展,都必须要与时俱进。音乐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从某些方面来说,它是时代的产物,不同时代其音乐是不同的,它是带有时代特征的。这样一来,音乐想要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就必须让自己的歌唱具有时代性,进而吸引大众的眼球。王茵演唱的歌曲很明显的凸显了这一风格,在她的音乐作品中开始融入时代的因素,时而向观众展示了节奏欢快且符合带有时代精神的新曲,让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