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瑶 族(第3/4页)

与我初步交流之后,男孩子们又返回他们待的高台上的黑屋里。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他们又出来了,手里拿着要兜售的商品。他们迎接我的方式真奇怪,显然,一个西方人在寨子里的出现令他们大吃一惊,他们竟然忘记了自己传统的好客之道,按照习俗应该邀请我喝上一碗炒茶的,但是他们却拿东西出来让我买。我不是被当作客人对待,而是被当作远方来的商人了。无论如何,这是一次长见识的经历。为成人仪式度戒的一位男孩竟然要卖给我两枚在附近山上挖到的金疙瘩。

与此同时,几位村妇从隔壁家房子的阳台上出来,查看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们都穿着瑶族传统的上衣,前面、后面甚至袖子上满是粉红的刺绣。她们看上去都像盛开的樱桃树,我对她们的衣裳大加赞赏了一番。但我的话还没说完,她们就问我要不要买她们的上衣。

瑶族的刺绣应该是中国所有民族中最好的,绣一件上衣,至少要花去一整年的闲暇时光。一位妇女把我带进她家中,让我看她织布用的织机,还有一满筐子的彩线,那些线将织成她下一件上衣。我最后还是买下了她的上衣,花了200元人民币,也就是40美元。对她们和我而言,这都是一笔大钱,但是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刺绣,而且一件衣服上集中了这么多的图案。

很显然,我已经变成一个商人了。我知道接下来这些妇女不仅要把她们的上衣、裙子卖给我,要卖的还有她们的头发——长长的如丝般柔滑的发辫。我根本就没考虑询问价格,因为我没打算买发辫。这位瑶族妇女告诉我说,她们每10年剪一次发,剪下来之后会把发辫洗净、梳好,涂上香精油,盘在头顶上。她们说,这样就可以每三到四天更换一次头发。

我把她们拿出来让我看的货物看了个遍,花了得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不过,除了买下一件上衣外,对其他的东西我都报以微笑,感谢她们向我展示她们最宝贵的财产。我想,矮岭的村民肯定有些失望。对于我来说,也颇感失望,她们没有把我当成一般的客人对待,甚至没有请我喝她们传统的炒茶:瑶族人把茶叶、黄豆、玉米、花生和爆好的大米一起炒制,用沸水冲泡,再加上葱花和辣椒。按规矩,客人要喝下四碗这样的炒茶,但我一碗都没有喝到。

我悄悄地溜出了寨子,正如我悄悄地来。我觉得是我自己出了问题。几分钟后,我遇到一位正要回矮岭的老人。他邀请我当晚住下。我也总结出第一个教训:山中村寨,非请勿入,要在离寨子不远处停下来——我突然间明白了风雨桥的作用正是如此——然后等着。我问老人,今晚住在谁家,他说:“谁家都行,你来挑。先到我家喝炒茶。”

于是我跟着他回到了寨里,他领我上木楼梯来到他家的二层,我终于品尝到了炒茶。矮岭是中国传统瑶族村寨中比较大的一个。据主人讲,矮岭村有80户家庭500多口人,每家每户都住在木制的两层楼上。像我在平安看到的壮族人的房子一样,底层用来储存柴火和工具,厕所、猪圈和其他牲畜住的地方也在底层;二楼是生活区,生火做饭的地方,也是手工作坊,比如做豆腐或加工木料。为满足这么多功能,二楼要有很大的空地。

进矮岭村的时候,我注意到一家在建的新房子,我问主人建一座那样的房子需要多少钱。他说要10000元人民币,也就是2000美元。他说,这些钱是花在感谢同村的人帮着把树解成木条、木板以及帮着建房上面的。据他说,瑶族的房子都是用当地的冷杉建成,至少能用150年,或者供五代人居住。没人确切地知道瑶族人已经在那些山中住了多少代。人类学家在一些村寨中发现了唐朝的钱币,也就是1200年前的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