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使用的植物香料(第3/3页)

古人将苏合香用于寺院焚香礼佛及祭祀。此外,苏合香的药用价值也为古人所重视,它具有开窍通淤、活血散结的作用。它还善治昏厥,所以又被叫作还魂香。南朝梁陶弘景的《名医录·上品·苏合香》里有:“去三虫,除邪,不梦,通神明。”晋代张华《博物志》曾记载,汉武帝时,长安发大疫,汉武帝在宫中烧天下异像,驱走了疫病,焚烧的香中就有苏合香。

乳香

乳香,又名“熏陆”,是橄榄科小乔木乳香的树脂。按《通雅·植物》记载:“乳香即熏陆也,本名熏陆,以其滴下如乳头曰乳头香,塌地上者曰塌香。”乳香芳香特异,有活血、消肿、止痛等医疗功能。《三国志·魏书》附《魏略》称之产于大秦国,《本草纲目》称此“西出天竺,南出波斯等国。西者色黄白,南者色紫赤”。三国时期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至唐朝,从波斯、大食等地输入的香料中就以乳香最为大宗。

乳香的种类有很多,宋代洪刍在其《香谱·香之品》记有:“乳香,《广志》云:‘即南海波斯国松树脂,有紫赤樱桃者,名乳香……今以通明者为胜,最明者曰乳,其次曰拣乳,又次曰瓶香。然多夹杂成块,如沥青之状。又其细者,谓之香缠。’”

龙脑香

龙脑香,古代又称之为梅片、龙脑、片脑等,今人称之为冰片。龙脑香是龙脑树脂经过蒸馏后所得到的结晶。其药用价值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龙脑香“治头脑疼痛,片脑1钱,纸卷作捻,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龙脑香还有多种用途,例如我国宋代时候的贡茶的制作中就加入了龙脑香以增加茶的香气。又因龙脑香具有很强的抑菌杀菌的功效,我国出土的古尸千年不腐,其中就有龙脑香的功劳。

龙脑香的产地按《续文献通考》记载为:“渤泥(今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产片脑。”唐代刘肃的《酉阳杂俎》为:“树出婆利国(今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太平广记》中则为:“龙脑香树,出婆利国。婆利呼为个不婆律。亦出波斯国。树高八九丈,大可六七围。叶圆而背白,无花实。其树有肥有瘦,瘦者出婆律膏。香在木心,中断其树,劈取之,膏于树端流出,斫树作坎而承之。入药用,别有法。”

古人还根据龙脑香的质量划分了不同的等级,据史书记载,宋朝的时候,渤泥国遣使施弩等向宋进献了大片龙脑、二等龙脑、三等龙脑、苍龙脑等。

(李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