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满为患的小岛(第3/6页)

随后,暴乱开始了。那些来自苏格兰和喀里多尼亚的手持大斧的蛮族,肆无忌惮地杀戮他们的凯尔特同胞,因为这些凯尔特人在罗马人充当世界警察的几个世纪中,曾经做过他们的走狗。于是,在这样悲惨的情况下,人们通常会犯下致命的错误——一个念头便造成万劫不复的灾难:“我们到别的地方去找一些骁勇善战的人,雇佣他们来帮我们打仗吧。”于是,这些强人来了,他们来自艾德河与易北河之间的那些沼泽和平原,他们属于一个名叫撒克逊的部落,但我们不知道他们部落的具体来源,因为,德国北部全是撒克逊人。

他们为什么又要称自己为盎格鲁呢?这又是一个不解之谜。“盎格鲁-撒克逊”这个词是在他们来到英国几个世纪之后产生的。这个词现在是一个战斗口号:“盎格鲁-撒克逊血性”或“盎格鲁-撒克逊传统”。如今“盎格鲁-撒克逊”已经成为一个神话,这个神话的主人公得意地认为自己比所有人都优越。那又何必太认真呢?然而,历史学家不得不遗憾地宣称,盎格鲁人不过是以色列王国失散的部落中的一支,这些失散的部落常常在编年史中被提起,但没有人能确定他们的来源。至于撒克逊人,他们也不过就是北欧外来的游牧部落,30年前,人们可能还会在远洋轮船的下等舱中见到他们。这些人非常强壮,他们对工作、战斗、娱乐和劫掠,永远热情高涨,精力旺盛。盎格鲁-撒克逊人用了整整5个世纪才完成统一大业,这块土地今日已经成为他们的世袭领地。他们还强迫可怜的凯尔特人使用他们的语言,于是这些凯尔特土著又很快将他们从罗马贵妇人厨房里拣来的那几句拉丁文抛到脑后。后来,当条顿的移民大潮涌到这个小岛时,盎格鲁-撒克逊人又被赶出家园。

到1066年,英国又成为诺曼底的附属国,因而这个岛国不得不第三次承认海外强国的统治权。然而不久,情况很快发生了逆转。诺曼底人感到英国殖民地比法国本土更有价值,于是他们抛开了暂时的落脚之地——法国,永久地在英伦三岛定居。

然而,到最后,诺曼底人不仅失去了在法国的全部领地,还丧失了在英国的统治权,他们的不幸恰恰是英国的幸运。英国人开始意识到大西洋的存在而不必再向往大陆。即便如此,如果不是亨利八世的情事,英国也不能走上开拓远洋的道路。让亨利八世坠入情网的那位安娜·博琳声称,想走进她的心灵必须要先走进一座辉煌的教堂——和她结婚。那就意味着亨利八世必须要和他的西班牙王后——血腥玛丽(英国都铎王朝女王,曾残酷迫害新教徒——译者注)的母亲——离婚。这引发了英国与罗马教廷的争吵,甚至触及到教皇在整个基督教世界至高无上的权力。由于西班牙站在教皇一边,英国人就必须学会自力更生,学会如何航海,并打败西班牙海军,否则它只能沦为西班牙的一个行省。就在这种情况下,时机来临了,一场婚变成为英国人驾驭大海的契机,并使他们从此开始了新的贸易,而他们优越的地理位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外在的转变必须要经历内部的斗争。任何有理性的人都不愿意看到一个阶级为了另一个阶级的利益而自取灭亡,所以那些从诺曼底人离开之后就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的封建大地主们,开始组织起来反对国家丢弃农业,反对政府去开拓世界贸易,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从来都是死敌,所以在中世纪的骑士眼里,商人就像美国今天的私酒贩子,你可以差遣他们,但决不能允许他们踏进你的家门,他们对商业贸易不屑一顾,认为这不是自由人应该干的事情。因此,当时的生意人都是外国人,尤以德国人居多,还有著名的伊斯特利斯人——来自北海和波罗的海的民族。是他们首次让英国人认识到钱币有着不容置疑的价值,今天的英镑就是从“伊斯特利斯磅”发展来的。但是,有经商头脑的犹太人全被驱逐出了英国,不许他们踏入英国的土地,甚至当莎士比亚创作夏洛克这一形象时,他的素材也只是道听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