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当官上朝啦(第2/4页)

他自己当然可以这么说了,人家的第一大嗜好就是收集宝马。在他名传后世的收藏品中,突厥马占了大部分比重,著名的“昭陵六骏”被后世史学家认为至少有四匹是突厥马,像“什伐赤”“特勤骠”“飒露紫”的名字都直接来源突厥语音译,而“青骓”“拳毛騧”“白蹄乌”也被认为有汉语与突厥语的双关含义。

李世民喜欢给自己收藏的马起华丽的名字。晚年他曾经从一批进贡的突厥马中精选了“十骥”,分别起名叫:腾霜白、皎雪骢、凝露骢、悬光骢、决波騟、飞霞骠、发电赤、流星騧、翔麟紫、奔虹赤。另外,他还有一匹在战场上牺牲的坐骑“黄骢骠”,他的重孙玄宗李隆基的坐骑“照夜白”,都是唐朝皇室的著名御马。

为了让您这个现代穿越者了解得更直观些,再多说几句。您知道20世纪以来全世界最有名最昂贵的“英国纯血马”吧?据说这些纯血马的祖先是被带到英国的“阿拉伯马”,而7世纪“突厥马”的祖先之一也是阿拉伯马。所以您要想亲眼看看唐朝人的高级坐骑长得啥样,不妨打开电视机,关注一下奥运会专门为欧美有钱人过金牌瘾而设置的那些马术项目——当然,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和西方专业养马人的反复选育,电视机里的那些马应该比唐朝“突厥马”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

李世民陛下和马术俱乐部成员们不会告诉您的是,虽然这些高大漂亮的马外表神骏、爆发力强、冲刺速度快,有一些还有温和亲人的脾性和不错的耐力,但它们也有很大缺点,就是普遍娇气、容易染病、受不了艰苦条件、很不好饲养。总之,突厥马是唐朝贵族们挣面子的好伙伴,却不是劳动人民的好帮手。

您这就问了,哥要骑马出门的话,应该上哪儿去弄这玩意儿?呃,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里都有“骡马行”,要买普通坐骑,可以去那里逛逛。但您别指望那些一般店铺里会天天有什么宝马神驹等着买主。培育一匹良马要花不少心血和钱财,真正富贵人家会自己养马,或者通过非公开渠道去弄“官马”。

买马、养马、育马是唐朝官府特别重视的一项工作。李渊父子建唐的时候,搜光家底再加上向突厥人死乞白赖弄来的战马,一共也只有可怜的五千匹,后来打下陇右(今陕西西北至甘肃、青海一带),建立了官营的大牧场,苦心经营驯养四十几年,朝廷能控制的官马超过了七十万匹,这也成为唐军横扫天下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在唐朝的鼎盛时期,马匹数量一直保持在这个级数上,这也导致马的价格比较低,基本上用一匹绢就能换一匹普通的马。所以您如果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做官,找找熟人拉拉关系,弄几匹不错的官马来给自己骑着上朝上班还是不太困难的。当然,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那些宝马神驹,平常官员不用惦记,那都是要送进皇家“六闲”(六处宫廷马厩)里去给皇室骑用的,最不济也会被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权相瓜分。官马都会打上各种不同的烙印,让人一看就知道来历和归属,“偷马”的念头也不用动了。

您弄了一匹品相不错的突厥马,这就打算骑着出门上朝了吗?等等,还有不少工作需要先做好。

首先是马本身,要精心饲养,给上点麦子豆子一类的好料,别舍不得花钱,这样才能把马养得膘肥体壮。唐朝人的审美观有一致性,喜欢肥女也喜欢肥马。您骑一匹大腿粗壮、屁股滚圆的健马出门,人人都羡慕,骑瘦马就是故意搞怪扮丑博眼球了。

马要洗刷干净,把马鬃修剪整齐,梳成三个辫子,这叫“三花马”,也是从突厥那边传来的时尚风气。马尾也要梳齐圈起来缚紧。特别是用来打马球的乘马,鬃尾更是必须收拾得利索整齐,否则纠缠在一起太容易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