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一个普通中国家庭怎样过大年(第2/2页)

平日里喜爱写诗练字的老爷爷也用自己的方式给晚辈准备礼物,今年的对联,他这样写道:“积德积善天人助,勤劳节俭扬家风”,横批“诗礼传家”。“压岁礼包”中,最独特的是老人给每个子女的一封信——新年赠言,书写着长辈对晚辈一年来的工作生活总结以及新一年的嘱托和期望。比如,他们虎年给大女儿的赠言有过这样一段话“……二老堂前常慰藉,兄弟妹妹互相帮;侄男外女关照好,不枉老大好榜样。”

小儿媳孟秋宁说:“在我们子女心中,压岁礼是无价之宝。老人用无声的语言和儿女们交流,传递着情感和关爱,也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拜年仪式可是最重要的,午夜12点刚过,我们会一小家一小家给老人磕头行大礼,祝愿父母健康长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提高了,过年的仪式和形式都有了变化,给老人拜年,最早只是口头说一声,后来是鞠躬,现在是跪拜磕头行大礼。这一变化不仅仅是仪式上的变化,更是全家人的心理变化:长幼有序,晚辈对长辈的孝敬与挚爱。只有做好各自的人伦角色,才有全家人齐享天伦的愉悦。”

什么是天伦之乐?什么是“福”?孟秋宁介绍的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四代人天伦之福的情景。佟家人心中过年的意义——

老爷爷说:“过年”是传承了千百年的习俗,尽管这些年年味在变,但年的核心、年的根本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千丝万缕的亲情。

老奶奶说:我已经当上太奶奶了,可对年的期盼一点不比小孩子少。一家人团团圆圆,孩子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看着真高兴啊!过个年,我会回味很久很久。

孙女佟天怡说:能在爷爷奶奶家过传统的中华年,是我感觉最幸福的事。长辈的言传身教,让身在韩国求学的我多了一份自信,我为我是中国人骄傲。

孟秋宁说:传统节日是活态的中华文化,过好节日就是传承中华文化。我们都应该重视过年这个最重要的节日,过年可以凝聚亲情,过年可以增进友情,过年可以和谐家庭乃至社会,过年是教育孩子孝亲的好时机。

(孟秋宁供稿)

新年赠言和压岁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