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第7/16页)

经过曹国,曹共公对他不礼貌,想观看重耳并连的肋骨。曹国的大夫矨负羁说:“晋国的公子贤能,又是同姓,穷困前来经过我国,为什么不以礼相待?”共公不听矨负羁的劝告。矨负羁就私自给重耳送食物,在食物下暗放璧玉。重耳接受了食物,把璧玉退还矨负羁。

离开曹国,经过宋国。宋襄公因为新近对楚国用兵受挫,在泓水负伤,听说重耳贤能,于是用接待国君的礼节接待重耳。宋国的司马公孙固和咎犯友善,说:“宋是小国,新近受挫于楚国,没有足够的力量护送你们回国,请改往大国去吧?”于是离去。

经过郑国,郑文公不以礼相待。郑叔瞻劝谏他的国君说:“晋国公子贤能,他的随从个个都是做丞相的人才,而且又是同姓,郑国的祖先是周厉王,晋国的祖先是周武王。”郑君说:“诸侯国流亡的公子经过这里很多,怎么能都以礼相待呢!”叔瞻说:“国君不以礼相待,不如把他杀了,以免将来成为国家的大患。”郑君不听。重耳离去。

到达楚国,楚成王用相当于诸侯规格的礼节接待重耳,重耳推辞不敢领受。赵衰说:“你流亡在外十多年,小国轻视你,何况大国呢?如今楚是大国,一定要以礼相待,你还是不要推让,这是上天要你兴起了。”于是用客礼会见成王。成王用厚礼接待重耳,重耳非常谦恭。成王说:“你如果回国即位,用什么报答我呢?”重耳说:“珍禽异兽,玉器丝绸,都是君王多余的东西,不知道用什么报答。”成王说:“虽然这样,究竟用什么报答我呢?”重耳说:“如果不得已,万一与君王在平原湖泽地带以兵戎相见,愿避让君王三舍(古代行军一舍指三十里)。”楚将子玉发怒说:“君王接待晋国公子礼仪隆重,如今重耳出言不逊,请杀了他。”成王说:“晋国公子贤能,而且穷困在外很久,随从他的人都是治理国家的栋梁大器,这是上天安排的,难道可以杀吗?再说他不这么说,究竟该怎么说呢?”在楚国住了几个月,此时晋国的太子圉从秦国逃走,秦国怨恨他;听说重耳在楚国,就召他到秦国来。成王说:“楚国遥远,要经过好几个国家才能到达晋国。秦国和晋国境界相连,秦国国君贤明,你自勉去吧!”楚成王送给重耳很多礼物财宝。

重耳到达秦国,秦缪公把宗室的五个女儿嫁给他,原来公子圉的妻子也在其中。重耳不想接受,司空季子说:“他的国家尚且将要攻伐,何况他原来的妻子啊!而且接受了可以和秦国结亲,有利于求助他送你回国,你何必拘泥小礼节,忘记大耻辱呀!”于是接受下来。秦缪公非常高兴,与重耳欢饮。赵衰朗读《黍苗》诗,秦缪公说:“知道你们想赶快返回晋国呢。”赵衰和重耳离开座位,再拜说:“孤臣仰仗君王,犹如百谷盼望及时雨一样。”

当时是晋惠公十四年秋天。惠公在九月去世,太子圉继位。十一月,埋葬了惠公。十二月,晋国的大夫栾枝、郤鄃等听说重耳在秦国,都暗劝重耳、赵衰等返回晋国,愿意做内应的人很多。于是秦缪公就发兵护送重耳回国。晋国听说秦兵来临,也发兵抵抗秦军。然而都暗中知道是公子重耳要回来了。只有惠公的故旧贵臣吕甥、郤芮等人,不想拥立重耳。重耳在外流亡共十九年才回国,这时他已经六十二岁了,晋国人大多归附于他。

晋文公元年春天,秦兵护送重耳到黄河岸边。咎犯说:“我跟随君王奔走天下,犯的错误也很多了。我自己都知道,何况君王呢?我请求从此离去吧。”重耳说:“如果我回到晋国,有不和子犯同心共事之处,请河伯明察!”于是把璧玉投到河里,来和子犯盟誓。这时候介子推随从,同在船上,于是笑着说:“实在是上天开导使公子兴盛,而子犯都当成是自己的功劳和君王讨价,真可耻呀。我不愿和他同居官位共事。”于是自己悄悄隐蔽起来。渡过黄河,秦军围攻令狐,晋军驻扎在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