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缠足之风(第3/4页)

朱嬷嬷看那花庄,就明白他的意思,这妙峰山上多佛寺道观,峰底各家的花庄虽名为庄子,实际上都修了房屋,可作别院。都中富贵人家往妙峰山上求神拜佛,常会在别院小住半月,她舅舅是怕拘着她了,变着法儿给她开禁。这妙峰山的花庄子也只比温泉庄子好得一线罢了,费这么大心思,只怕自己和湛家管束的绣儿太过。

作舅舅的满腔好意,叫朱嬷嬷也无法,只得道:“罢、罢!你是亲舅舅,我也不是那后娘,我不拘着她就是了。只是南边又兴起了给女孩儿缠足的风气,更有大户称非小脚女孩儿不能迎作正房,我是怕……”就连都中,听说吴贵妃的幼妹就已缠足,是吴家使人从苏杭寻来好手,他家女孩儿穿的弓鞋不足三寸大。

朱嬷嬷和程舅舅都有些见识,自然知道这小脚可不仅仅是女孩儿们一双金莲的事情:前朝末年,殇帝酷喜三寸金莲,一时之间,不管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家的女孩儿都开始缠足,那些因故未能缠足的女子处境便及其窘困,更常有贬大脚妻为妾为奴的事。朱嬷嬷只怕旧事重演,故才宁叫闺女循规蹈矩,也不愿叫人捉住出格的把柄,就算湛家是好的,可也唯恐禁不住潮势,到时候绣绣的有能为就是错处。

闻言,程舅舅怒道:“什么小脚大脚儿,又是那些盐商们作兴起来的!长姐且别忧心,当今圣明,这股子妖风吹不起来!”

弄出这三寸金莲的旧戏来,不就是想叫天子认同他们么,这缠足就是先手,看着无关紧要、手段软和,实际上亦遮不住这胁迫的味道。一旦帝王不察,默认了此事,这江南形势可就要变天了。要知道宫里的高位妃嫔可都是大脚,女子缠足许得打小儿就做才能得所谓‘三寸金莲’,那这小脚女子从哪儿来,可不就是盐商家里有么。盐商们送女入宫,便像同圣上‘和解’的信号,林如海和几位重臣在江南的几年布局正收口子呢,盐商们的困境就一下子从上面瓦解了。

此时林如海正端坐案后,神色不明,轻声问地上跪着的老姨娘:“你说什么?”

这位老姨娘是林如海奶母之女,当日林老太太在时,亲自抬举成的姨娘,与林如海有几分情分。因比林如海大几岁,又是他的奶姐,家下都称呼她老姨娘。贾敏死后,黛玉上京,林如海后宅无人掌管中馈,林如海便从姑苏老宅把这位姨娘接回来,暂管着内宅罢了。林家内宅几乎空置,这老姨娘主理的事务并不多,不过是有些绕不过去的下属盐商的内眷往来节礼,内管家不好应承,叫这老姨娘担个名头罢了。

这时候男人入仕,尤其是外放做官,多是留嫡妻在家中侍奉父母,他们倒带着姨娘小妾在任上,这些姨娘小妾并不能出门交际,只照管内宅和当地各家四时八节的赠礼罢了。林家这位老姨娘照顾些事务,着实不为越礼。

地下的老姨娘穿着一身云锦团花褙子,下身系着一条檀色绣花曳地长裙,比林如海显得还要年轻一些,滴泪说道:“老爷也听说‘大脚不进门’的话了,为着大姑娘打算,也该早做决断。我使人打听,说正有能整骨缠足的好手艺嬷嬷在扬州地界上,听说好些个大户人家的女儿都教这位嬷嬷给缠的,能规整的又好看又小巧。咱们大姑娘没了亲娘,老爷不为她打算谁还为她打算呢,求老爷快使人拿着贴儿请这位妈妈来,或是送她上京或是把咱们姑娘接回来……”

林如海深看她,道:“起来罢。玉儿虽没了母亲,你倒是为她设想的周全。”

这老姨娘用罗帕拭拭眼角,破涕为笑道:“大姑娘骨架生的小,纵然年岁稍大了些,有嬷嬷的巧手,许是能得个三寸金莲,我已备下了几双极精致的弓鞋,大姑娘穿上定然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