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国际大忽悠(第3/5页)

晋灵公二年冬天,楚国人攻打郑国,郑国急忙向晋国求救。这下赵盾跟当年楚国一样,搞了一套“我们始终坚持以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竟然不肯出兵,郑国哪里是楚国的对手?最后只好投降。

等到赵盾杀了萁郑父等人之后,这才假模假样组织了晋、宋、卫、许四国联军去救郑国,自然是晚了三秋,抵达郑国的时候,楚国人早就回家去了。于是,四国联军一哄而散,各自回家了。

随后的几年,赵盾继续在国际事务中充当缩头乌龟。郑国、陈国、蔡国和宋国先后投靠了楚国,而另一边,秦国积极联络楚国和鲁国,要夹击晋国。可以说,晋国的威望已经到了一个历史最低点。

国内政治斗争的英雄,到了国际上就是一头狗熊,这是规律吗?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九条:对内要强横,对外要忍让。

副一条:权力斗争的主要敌人是内部的,而不是外部的。』

【忽悠邾国】

晋灵公八年,从邾国逃过来一个人,此人是公子捷淄。捷淄是邾文公的二儿子,他哥哥叫做公子矍且。邾文公是历史上以爱民著称的国君,国家不大,治理得还不错。

五月份的时候,邾文公一命呜呼了,大概死前忘了立遗嘱,两个儿子开始争夺继承权,结果是邾国军民拥立了老大矍且。捷淄一看,跑吧。于是,跑到了晋国,通过一个门路找到了赵盾,哭诉自己的悲凉遭遇,请求伟大的晋国帮助他夺取君位。

“好啊。”赵盾很高兴,他认为这是一个树立国际威望的良机,于是召集六卿会议,要出兵为捷淄讨个公道。提议一出,自然是举手通过,一致叫好。

赵盾的执行力没得说,六月份就在宋国新城召集联合国大会,鲁、宋、陈、卫、郑、许、曹都是国君参加,晋国就是赵盾出席,摆明了晋国就是老大。照例,先是再次结盟,各国尊晋国为老大。之后,赵盾提出了要为捷淄出头,同样是一致举手通过,谁敢得罪晋国啊?就算敢得罪晋国,也不敢得罪赵盾啊。

七月,八国联军八百乘战车出发讨伐邾国。一个小小邾国,出一百乘战车都嫌多,赵盾愣弄了八百乘去,摆明了要摆摆谱,过一过号令天下军队的瘾。

联合国大军就这样浩浩荡荡向邾国进发,来到邾国边境的时候,邾国的使者也到了。赵盾高兴啊,兵威所到,对方不战而降了,太过瘾了。

可是,事情并非赵盾所想的那么简单。

“赵元帅,您和联合国这么关心我们这个小国家,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也很安慰。但是,我国军民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而且是个正确的选择。矍且是哥哥,捷淄是弟弟,当然应该是立哥哥,这一点晋国也是这样的吧?而且,捷淄是自己跑到晋国去的,他哥哥并没有逼他,只要他回去,一切待遇不变,还是亲兄弟。如果您答应我们的请求,我们万分感激。如果一定要灭了我国,没办法,我们也只能拿起武器捍卫我们的国家,即使所有人都战死也在所不惜。”使者先拍了马屁,然后讲了一通很有道理的道理,最后还表达了宁死不屈的意思。

赵盾一听,人家说得有道理啊,打人家不对啊。再想想,就算真的打,自己的军事才能说不定真打不下来,过两天大军没粮草了,那时候再走,多没面子?

“唉,你说得有道理。兄弟们哪,咱们撤吧,人家说得有理啊。”赵盾变主意了。

其实没人愿意打仗,一听说撤,谁不愿意?

八国联军就这么撤了,赵盾把可怜的捷淄扔给了邾国自己去处理。是死是活,后来谁也不知道。

晋灵公九年六月,赵盾派郤缺攻打蔡国,因为蔡国没有参加新城盟会,也没有参加八国联军。当时有人建议说小小蔡国,派个下军去就搞定了,赵盾不同意:“小屁国家,更要用大军吓唬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