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七章 邲之战(第2/5页)

“老逢,逢大夫。”赵旗在后面喊。

其实,逢大夫早就看见了赵旃,可是他假装没看见。如今听到赵旃在后面喊,逢大夫假装没听见,还低声对两个儿子说:“谁也不许回头。”

两个儿子比较缺心眼,老爹说了不许回头,他们偏偏要回头,然后还告诉自己的老爹:“爹,是赵旃啊。”

“唉。”逢大夫叹了一口气,如果两个儿子不回头,那还可以说是没听见赵旃的喊声,如今两个儿子回头了,再说没看见赵旃就说不过去了。如果赵旃没有被楚国人杀死而回到了晋国,一定会怨恨逢大夫见死不救。到时候,不被赵旃整死就怪了。

逢大夫停下了车,气哼哼地对两个儿子说:“你们下车去,给赵旃让位。明天早上我到这里来给你们收尸。”

就这样,赵旃搭上了逢大夫的车,顺利逃命,而逢大夫的两个儿子真的就在这里被楚军射死了。

所以,逃跑的时候,谁喊也不要回头。

【楚庄王遇险】

是不是所有人都只顾逃命呢?当然不是。

荀罂是下军大夫荀首的儿子,却在中军效力。他早就看出晋军要败,自己的部属提早作了防备,因此在楚军杀来的时候,荀罂的手下都已经穿盔戴甲,准备迎敌了。大军溃散,荀罂并没有逃。

楚庄王似乎有些兴奋过头,带着左广卫队在晋军营中左冲右突,奋勇当先。一片混乱之中,庄王的卫队被冲散了,庄王身边仅仅两三乘战车紧随。荀罂远远看见,从装束到战车到气质,他看出来了,那个领军冲杀的人一定就是楚庄王。

“弟兄们,给我包围那辆车,活捉楚王。”荀罂的判断很准确,决策也很快很坚决。他知道,尽管晋军溃败,但是只要捉住楚王,就能反败为胜。

荀罂十多乘战车呼啸而上,将楚庄王包围在中间。

楚庄王正杀得带劲,猛然发现自己被包围了。大的局面自然是楚军追杀晋军,然而在局部却是晋国人包围了楚庄王。

晋国人的战术素养确实很高,他们似乎总能在逆境中发现机会,总能创造性地应用“擒贼先擒王”的战术方针。想一想,当初秦穆公就差一点被晋国人活捉。

屈荡抡开大戟,要带着庄王突围,但是荀罂的手下都是晋国的精兵,也不好惹。因此,尽管屈荡勇猛,竟然冲不出去。

庄王眼看形势危急,不禁仰天长叹:“老天啊,怎么能让我落到晋国人的手中啊?”

就在庄王万分危急的时候,一乘楚国战车奋勇杀来,车上大将的勇猛见所未见,竟然一路杀到了庄王的车前。庄王一看,正是大夫熊负羁。庄王当时有些奇怪,这熊负羁在楚军将军中算不上出色,平时打仗也算不上勇猛,这回怎么这么玩命?吃药了?

“大王,跟我来。”熊负羁高喊。喊这话有些缺心眼,因为这让晋军确信这确实就是楚王。

熊负羁在前,楚庄王在中,后面是另外两乘战车断后。熊负羁又是一路冲杀,杀出包围圈,回头看,庄王没出来。于是又杀进去,又杀出来。一连三次,还是没有把庄王给救出来,而熊负羁身上已经多处受伤。

熊负羁现在发现了,靠这种办法,一辈子也救不出庄王。而此时如果再去找援兵,已经是来不及了。怎么办?熊负羁用很短的时间思考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晋国人为什么拼了命也要捉住楚庄王?答案简单:擒贼先擒王。

想明白了擒贼先擒王的道理,熊负羁眼前一亮。他再次杀了进去,不过这一次不是直奔楚庄王,而是直奔荀罂。荀罂正在那里指挥活捉楚庄王,没料到熊负羁从侧面杀到,当时猝不及防,被熊负羁一戟刺中大腿,翻身落车。

晋军一看主将折了,无心恋战,纷纷奔逃而去。

荀罂本来是来捉楚庄王的,谁知自己成了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