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吴国人的原生态(第2/4页)

吴国大胜楚国并且气死子重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世界,晋悼公非常高兴,于是决定当年在鸡泽(今河北邯郸)举行盟会,特邀吴王寿梦参加,并派荀会到淮河北岸迎候吴王。(事见第四部第一三八章)

晋国特使把邀请函送到了吴王寿梦手中,寿梦非常高兴,当即应允。晋国特使高高兴兴回去复命,那一边晋国人开始筹备会议。

送走了晋国特使,吴王寿梦盘算着这一次带谁去见世面,想来想去,觉得该把老大带去。要不怎么说吴国人没文化呢,按照中原的规矩,国君出国,国家留给太子监守,国君绝不与太子同时出动,怕的就是发生意外的时候被全窝端了。如今美国总统和副总统从来不同时出现在同一场合,也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吴王寿梦不懂这些,准备带着太子诸樊前往鸡泽。

“爹爹,我觉得咱们还是小心点,我听说越文明越促掐(吴语,意为奸诈),这么大老远的,咱们又没有跟晋国打过交道,别稀里糊涂去了,被人家算计了。”诸樊提出一点反对意见来,他听说过不少晋国人的故事,感觉晋国人不太靠谱。

吴王寿梦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他把巫狐庸找来了。虽说名义上是在吴国和晋国之间行走,巫狐庸实际上基本就待在吴国了,因为父亲巫臣发现晋国的权力斗争比楚国还要激烈,所以留个后手,等于是把儿子安置在了吴国。

“阿巫,有件事情我拿不定主意,晋国在鸡泽召开盟会,请我参加,我也答应了,你看看,我是该去还是不该去?”吴王寿梦问巫狐庸。

巫狐庸一听,笑了。从前,吴王寿梦有点一根筋,现在看来有进步了。

“大王,该不该去,问您自己啊,您要是去,想干什么?”巫狐庸反问了一句。

“哎,对啊,你等等,我想想。”吴王寿梦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当时想了想,说:“其实也不想干什么,就想看看盟会是怎么回事。”

“那我告诉您盟会是怎么回事,盟会,就是所有国家都到一起,其中一个国家是老大,其余国家都要跟着老大混。虽然都是国君参加,但是老大的国君才算国君,其余国家的国君只能拍马屁,说好听的。大王,我再问您,您能当老大吗?”巫狐庸继续提问。

“我,我当不了。”

“那,您会拍马屁吗?”

“我,我不会。”

“那您去干什么?”

巫狐庸最后这个问题把吴王寿梦给问得愣住了,他想了又想,实在想不出答案,只好反问:“那,那别的国家为什么要去?”

“但凡去的国家,要么临近晋国,不敢不去;要么是需要晋国的保护,也不敢不去。咱们吴国既不临近晋国,也不需要他们保护,为什么要去拍他们的马屁呢?”

吴王寿梦听着有道理,他开始犹豫了。

“再说了,大王,中原诸侯自以为正统,乱七八糟的规矩多了去了,周礼就不说了,还要对诗,您行吗?恕我直言,到时候显出咱们是土包子,是蛮子了,那岂不是自找丢人?您要不去,您就始终是个神秘人物,谁也不敢小看您。您要去了,基本上就是见光死。”巫狐庸的话说得够直接,但是也切中要害。

吴王寿梦听到还要对诗的时候,就已经下定决心不去了。

“嗯,阿巫,不愧是走南闯北的人,老掐辣(吴语,意为有见识的人),我听你的,不去了。”吴王寿梦决定爽约。

说去又不去,找什么借口?

蛮子国家,不去就不去,不找借口,没有文明国家那么虚伪。

到期,荀会没有等到吴王寿梦。

【接班人问题】

吴王寿梦没有去参加鸡泽盟会,他觉得这是巫狐庸的功劳,所以他决定重用这个楚国裔晋国人。

“阿巫,来吴国一转眼十五年了啊,生活上还适应吧。”吴王寿梦请巫狐庸吃饭,随便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