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伍家父子(第3/4页)

在许国这个位置,逃命的最好方向是向北,逃到晋国就万事大吉了。

可是,伍子胥不是逃命的人,他是报仇的人。

报仇的人会去哪里?吴国。

伍子胥知道,只有在吴国,才能找到报仇的机会。

伍子胥知道的,费无极同样知道。因为他是一个报复的人,报复的人与报仇的人有很多共同点。

费无极一边派人去捉拿伍子胥,一边在从许国往吴国的道路上安排缉拿人员。

捉拿伍子胥的人自然是晚了三秋,不过伍子胥一路向东,逃往吴国的路上则是越来越凶险。到汉水的时候,伍子胥听说太子建在宋国,于是决定前往宋国,同太子建会合。

于是,伍子胥转而向北。还好,这一边倒比较安全。费无极不是没有料到伍子胥有可能去宋国,而是他认为只要不去吴国,伍子胥就没有办法回来报仇。

伍子胥一路向北,临出楚国的时候,遇上了一个人。谁?申包胥,伍子胥的朋友。

申包胥是什么人?申家的人,而申家的人都很有才能。

“子胥,你去哪里?”好友相遇,申包胥问。

“我,去宋国。”

“去宋国干什么?”

“去,去,呜呜呜呜……”伍子胥哭了,看见朋友,就像看见了亲人,父亲和哥哥冤死之后的悲痛,在这个时候再也忍不住,爆发出来了。

申包胥还不知道伍子胥的遭遇,不过他大致猜了出来,这世界上能够让伍子胥流泪的事情并不多,一个如此坚韧的人流泪,一定有巨大的冤屈或者仇恨。

果然,伍子胥擦干了眼泪,把事情的前前后后说了一遍。

“我要报仇,我一定要让楚国成为一片废墟,你一定要帮我。”伍子胥咬牙切齿地发誓。

申包胥摇了摇头,他很同情自己的朋友,但是,仅此而已。

“子胥,我帮不了你。如果我帮你向楚国报仇,那就是对楚国的不忠;但是,如果我劝你不要报仇,那就不够朋友。你赶快走吧,咱们不要再多说了。”申包胥是带着从人的,这个时候他可以捉拿伍子胥,可是他没有。既要对得起国家,又要对得起朋友,他只能让伍子胥快走。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申兄,即便你不帮我,我也一定能够报仇。”伍子胥略有些失望,不过这不影响他的信心。

来到宋国,伍子胥很容易就找到了太子建。太子建在宋国过得还不错,按照国际避难通行准则,在这里享受卿的待遇。

从前,是伍奢辅佐太子建;如今,伍奢死了,他的儿子伍子胥来辅佐太子建了。太子建明显能够感受到老伍老师和小伍老师的不同,老伍老师斯文稳重,教自己小心谨慎,避免犯错;而小伍老师孔武有力,声如洪钟,教自己要锐意进取,敢于冒险。

“公子,要报仇,宋国不是我们应该待的地方。”伍子胥劝说太子建离开宋国,前往吴国。

“不,宋国是中原大国,背靠晋国,有机会的。”太子建拒绝了,其实他心里的算盘与伍子胥完全不一样,伍子胥是要报仇,要毁灭楚国,而太子建是要等待机会,譬如父王突然良心发现或者费无极突然脑膜炎发作等等,自己就有可能重回楚国了。可是,如果自己去了吴国,就等于宣布与楚国为敌,就再也没有可能回到楚国了。

道不同,不与谋。

虽然同是费无极的受害者,伍子胥和太子建的目标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还是去吴国吧。”伍子胥一再地劝告。

“不!”太子建一再地拒绝。

伍子胥有些后悔来到了宋国,因为在道义上说,他现在是不可以抛下太子建而独自前往吴国的。

郁闷,非常的郁闷。

【太子建搬家】

也许是伍子胥报仇的决心感动了上帝,也许是某一天出门踩上了鸡屎而改变了命运,总之,突然有一天,太子建提出来:“老师,咱们离开宋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