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章 山东人在湖北(第2/4页)

晏婴笑了,他知道楚灵王又在拿自己的身高说事。

“大王,我们齐国的规矩是这样的。好国家呢派贤能的人去出使,流氓国家呢,派不成器的人出使。我这人不成器,长得很对不起祖宗,所以,就派我出使楚国了。不好意思,我们实在找不出比我还差的了。”晏婴说,脸上真还带出很抱歉的表情。

楚灵王又笑了,不过这次不是坏笑,而是开怀的笑。

“晏婴先生,我开始喜欢你了。”楚灵王说,他真的开始喜欢晏婴了。

前两计都没有成功,楚灵王还有第三计。

两人正在交谈,突然,两个小吏将一个人五花大绑押了进来。晏婴一看,知道又是冲自己来的。于是坐好了,看楚国人表演。

“这是什么人?”楚灵王故意问。

“一个齐国人,偷东西被我们捉住了。”小吏大声回答。

“哎哟,是你老乡。”楚灵王对晏婴说,然后大声喝问:“齐国小偷,你齐国哪里的?”

“伙计,俺是临淄的。”小偷用标准的临淄话回答,一边说,一边偷偷瞟晏婴一眼。

到这个时候,晏婴已经知道后面的台词了。

“晏婴先生,不好意思了,齐国人是不是都很擅长偷东西啊?”楚灵王问,台词跟晏婴设想的一样。

“大王,我听说啊,橘树种在淮南长出来的就是橘子,种在淮北,长出来的就是枳。叶子看上去一样,可是果实吃起来就完全是两种味道。这人在齐国不偷东西,可是到了楚国就偷东西,难道,楚国的水土让人比较擅长偷东西?”晏婴问,小心翼翼状。

“哈哈哈哈。”楚灵王大笑起来,他是真的喜欢这个齐国小个子了。“圣人是不能拿来取笑的,我这反而自取其辱了。”

楚灵王就是这样的人:你软弱,他欺负你;你比他强,他佩服你。

楚灵王暗中对比了晏婴和叔向,叔向学识渊博,但是晏婴反应敏捷,相比较,晏婴更对自己的脾气。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晏婴这两句话流传至今,仍时时被人引用。

楚灵王这人就这样,当真心佩服一个人,就会真心对待你。

现在,在楚灵王看来,世上最值得交往的就是晏婴了。

从那之后,晏婴在楚国被奉为上上宾,享受最高等级的接待。楚灵王连日设宴招待,大夫们也都想来凑个热闹,设个家宴之类,竟然都排不上队。

这一天,又是楚灵王设宴。恰好南边的橘子送到了,金灿灿皮薄肉嫩,楚灵王自己舍不得吃,拿来与晏婴分享。

盘子,刀,还有橘子。

“来,晏婴先生,尝一尝。”楚灵王热情待客,自己还没有尝,先递给晏婴一个。

晏婴有点发懵,橘子不是没吃过,不过都是吴国进口的。眼前这东西看上去像橘子,可是又不完全像,究竟是什么?又不好问。

摸一摸,皮还挺薄,难道是楚国的苹果?

晏婴拿起来,咬了一口。咬下去的时候,晏婴知道错了,这肯定是橘子。

果然,楚灵王笑了,不过是很善意的笑。

“先生,橘子要剥皮啊。”楚灵王说,丝毫没有嘲笑的意思。

晏婴扫了一眼盘子里的刀,他知道是自己错了。不过,他不会认错的。

“大王,我听说啊,国君赐给的水果,瓜桃不削皮,橘子柚子不剥皮。如今大王您给我的橘子,虽然我也看见刀了,可是您不下令,我也不敢剥啊。不就橘子吗,我还不知道剥皮吗?”晏婴这段,纯粹强词夺理。不说没有这个规定,就算有,晏婴的性格也不会遵守。

楚灵王瞪大了眼睛,赞叹道:“看人家齐国人,干什么都这么讲规矩,对国君总是这么尊重。”

所以,当你敬佩某个人的时候,就算他有时胡说八道,你也会奉为真理。而世界上有很多真理实际上就是胡说八道,仅仅因为它出于圣贤或者伟人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