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章 杀少正卯(第4/4页)

“我最近有件事情很烦恼。”颜浊邹说着说着,突然发起愁来。

“什么事?”孔子问。

“我只有一个亲妹姝,我们感情非常好,我爹我娘死的时候,都叮嘱我要照顾好妹妹。后来我把她嫁给了一户人家,谁知道没几年时间,老公得了个怪病死了,如今弄得我妹妹年轻守寡,孤苦伶仃,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呢。”原来,是妹妹的事情。

“改嫁啊。”孔子说。

“改嫁?《周礼》允许吗?”

“当然了,改嫁之后,只要去媒氏那里登记就好了,《周礼》上写明了啊。”

“那太好了。”颜浊邹高兴起来,可是随后又有些发愁。“可是,我妹妹是个寡妇,还带着个孩子,好人家谁愿意娶她啊?再说了,她也怕周围人笑话啊。”孔子想想,倒也真是这么回事。突然,他眼前一亮,想起一个主意来。

“颜大夫,我倒有个想法,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孔子说。

“您说。”

“我有一个学生名叫子路,比我小十岁,一直还没有娶亲。虽然出身卑微,但是身体好性格直还很好学,如今已经做了季孙家的管家,跟你妹妹也算是门当户对。子路这人虽然性格粗一点,但是对人好,知道疼人。还有啊,你妹妹嫁到鲁国来,也不用担心周围人的嘲笑了。”孔子想给子路说门亲事,从前早就想过这事,可是一直没有遇上合适的,如今子路也当了官,颜浊邹的妹妹条件也不错,两人正好般配。

“那敢情好啊。”颜浊邹一听,非常高兴。

第二天,孔子安排颜浊邹和子路见了面,把事情说了,双方都对对方很满意。

就这样定了亲,寡妇再嫁,没那么多麻烦事,颜浊邹回卫国不久,亲自把妹妹送了过来,简单成了亲。

从此以后,子路算是有老婆的人了,两口子十分恩爱,这是后话。

【无关紧要的职务】

司寇在级别上不低,不过实际上能做的事情不多,特别是在鲁国。

鲁国已经基本上被三桓瓜分,鲁国的法律在三桓那里是不适用的,三桓各有各的法律,各自有各自的执法机构。三桓家的人以及为三桓家打工的人,他们之间的诉讼都归三桓自己家来管理,与国家无关。

所以,孔子这个司寇能够管的实在就太少了。

而孔子对于诉讼本身就很不喜欢,他认为如果大家都懂得谦让,就没有诉讼可以发生了。所以,大凡诉讼,他都会先调解,实在没有办法了,才进行审判。

按《论语》。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所以,所谓孔子曾经治理鲁国的说法,都是无稽之谈。

所以准确地说,孔子只是鲁定公的司寇,而不是鲁国的司寇。

从这个角度说,进一步说明孔子并没有杀少正卯,因为少正卯这个闻人不可能与三桓家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三桓发个话,孔子就只能乖乖地放人。

就在孔子当上司寇的当年,鲁国发生了一件大事。不过,这件事情与孔子没有关系。为什么鲁国的大事与孔子没有关系呢?因为,鲁国是三桓的,三桓的事情不需要孔子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