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小青年挑起大担子(第2/3页)

现在,不管外部敌人还是江东的内部,不少人都在盯着孙权看,如果头几脚踢不好,恐怕就会有失去控制的危险。

按照朝廷诏书的要求,办完兄长的丧事孙权便留在吴县,周瑜、张纮也先后到了这里,周瑜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所部人马。张昭和周瑜给了孙权极大的帮助,作为孙策临终前指定的“辅臣”,他们二人都真心实意地愿意帮助孙权渡过难关。

张昭以讨逆将军府长史的身份向各郡下发文告,要求大家奉令行事,不得妄动,维护地方的稳定。张昭年纪比孙权大得多,孙策生前以师友之礼待之,孙权就把张昭看成自己的师傅,称呼他为张公。周瑜以中护军的身份留在了吴县,他手下有一支从巴丘带来的人马,在当前的形势下,这一点显得格外重要。

在张昭、周瑜的倾力相助下,各郡县基本保持了平静,没有发生大的动乱。张纮主动要求回到江东,回来后成为孙权最重要的助手。张纮回来后,有些人劝孙权说他曾经接受过曹操的任命,不一定可靠,孙权对此毫不介意。张纮的职务是会稽郡东部尉,上任不久便被孙权召回,孙权认为会稽郡东部没有多少事,张纮在那里纯属浪费,于是让他回来协助自己处理军政事务,会稽郡东部事务采取远程办公的方式解决。

孙权刚刚接班,年龄还小,而外方多难,母亲吴夫人感到很忧心,她多次以谦逊、感激的言辞嘱咐张纮对孙权尽心辅佐,张纮每次都以书面形式给予答谢回复,并不断反省自己。张纮参与孙权的重要决策,遇到特殊事情和秘密决议,需要章表信函,或者与四方人士交结,孙权都让张纮和张昭来撰写。孙权称张昭为张公,称部下其他人都呼其字,对张纮则是另一个例外,每次称呼他都叫东部,显示出亲切和尊重。

百事待举,让孙权常感到人才的重要,尤其是一流的人才,这时周瑜给他推荐了一个人,让孙权大为满意,这个人就是鲁肃。

鲁肃字子敬,史书上说他是临淮东城人,东汉没有临淮郡或临淮国,此处的临淮不知何指,不过却有东城县,属徐州刺史部广陵郡,一般认为此地在今安徽省定远县附近。

鲁肃小的时候父亲去世,由祖母养大,他们家很富有,是当地有名的大财主。鲁肃乐善好施,经常大散家财,甚至把地卖了来赈济穷人,他好结交朋友,在地方上很有影响力。周瑜刚被孙策任命为居巢县长时,有一次带数百人远赴九江郡一带执行任务,军粮成了问题,听说鲁肃家富有,于是来找鲁肃,要求支援点粮食。鲁肃家有两个大粮仓,每个粮仓存米3000斛,合三万斗,是一个大数目。鲁肃随便指着其中一个送给了周瑜,周瑜大为惊奇,和他结成好友。

孙权在一次宴会上见到鲁肃,与他交谈后十分高兴,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宴会散去,宾客们都走了,鲁肃也要告辞,孙权却把他留下,引至密室,面对面进行交谈。

这次谈话也十分著名,其重要性不亚于当年孙策和张纮在江都的对话。在谈话中,孙权问鲁肃:“如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我继承父兄余业,想建立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勋,先生既然惠顾于我,如何来帮助我呢?”

鲁肃想了想,回答道:“当年汉高祖刘邦想尊崇义帝却不能够,因为有项羽的缘故。现在的曹操就像当年的项羽,将军为什么还要当齐桓公和晋文公呢?据我看来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能马上灭亡,为将军考虑,只有鼎足于江东,以观天下之变。这样的计划是现实可行的,因为北方多事,趁着多事,我们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占据整个长江流域,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是汉高祖的事业呀,岂是齐桓、晋文所可比的?”